42年的工齡和3200的退休金是對等的嗎?

2020-03-23     懂社保

自己是42年的工齡,但是退休金僅僅只有3200元,這是對等的關係嗎?其實42年的工齡退休金獲得3200元也是實屬正常,因為多半是來源於企業單位退休職工,往往企業單位退休職工所獲得的退休金待遇都是普遍比較偏低的,那麼自己的退休金並不是很高,也是很正常的,42年的工齡確實是比較長了,因為自己可能從18歲就開始參加工作,那麼一直到60歲退休,所以才會擁有42年的工齡。


但為什麼擁有42年的工齡,甚至連4200塊錢的退休金都達不到呢,這是由於企業單位所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的平均繳費指數是很低的,在出現社保稅改以前,那麼很多地區最低繳費標準甚至是只有40%,比如說像北京市,四川省它的最低標準都是40%,所以是一個很低的水平,如果說你的平均繳費指數僅僅只有40%過一點,那麼自己的退休金低也是很正常的。


還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雖然說你的累計繳費年限比較長,但是計算退休金的條件不單單是取決於累計繳費年限,還跟我們的平均繳費指數所在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有直接關係,所以說你所在的地區屬於五線城市,或者說是小縣城,那麼社會平均工資相對就會很低,那麼你所對應的基礎養老金部分也是會很低的。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所以這兩方面自己的計算條件其實並不能夠支撐自己較長的一個累計繳費年限,那麼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水平比較偏低,也是非常正常的,而且從企業單位退休的個人,由於企業單位養老金的替代率普遍是比較偏低的,僅僅只有40%~60%,那麼雖然說你的工齡很長,但是養老金的待遇僅僅只能夠獲得3200元也是非常正常的。


我們沒有必要去擔心這個問題,為什麼呢?因為養老金的待遇它是會隨著自己退休年限的不斷增長而進行增加的,所以說自己從退休之後的第2年開始,基本上都可以獲得養老金的正常增長。那麼比方說你第1年退休3200,第2年可能就會到達3400的水平,第3年可能就會到達3600的水平,雖然說物價水平在不斷增長,但是自己退休金也是在增長,那麼也體現了一定的抵禦通貨膨脹壓力的風險。


想要讓自己在退休之後獲得一個較高的退休金,其實除了參加社保之外,那麼我們還應該去參加企業年金或者職業年金,擁有一份補充性的養老金,同時還可以去參加商業性的養老保險,那麼可以獲得一個更多的養老收入,實際上現在還是比較鼓勵大家去參加商業性的養老保險的,因為畢竟光單一的去靠社保養老,可能會有些捉襟見肘,但是你擁有了多重養老保險的前提,那麼自己所獲得養老金的總額是不是也會比較高一些的!


感謝閱讀,每天講講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QiTPHEBfwtFQPkdwxW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