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你好
最近,我看到了這樣一則報道:
近日,由新影集團承製的中宣部「紀錄中國」重點工程紀錄片《遠方未遠》已完成後期製作,如期送審。
該片以「一帶一路」為主題主線,深度聚焦 12 組華僑華人的工作、生活狀況,通過真實記錄關於紐帶、財富、融通和夢想的個體故事,勾勒出「一帶一路」建設道路上 6000 萬華僑華人的生動群像。
過去兩年里,《遠方未遠》攝製組克服資金有限、周期緊張及海外拍攝環境複雜等多重困難,深入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等6個「一帶一路」國家,得到了拍攝對象和相關組織的廣泛肯定和好評。去年7月,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議會在寫給總台慎海雄部長的感謝信中提到:「《遠方未遠》攝製組真正把拍攝進行到登機前的最後一刻,展示了世界一流國家電視台員工的專業、職業、敬業風範。」去年年底,在完成全部前期拍攝後,攝製組立即投入到後期創作中,並在疫情期間,通過雲剪輯、雲審片等在線工作方式,按時保質地完成了影片創作。5月4日,集團收到馬達加斯加華商總會的感謝信中提到,在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期間,該團隊依然沒有停止工作,積極完善創作細節,努力應對各種挑戰,體現了可貴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精神。
該片過審後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網絡媒體播出,同時將翻譯成多國語言在相關國家主流電視台播出。
這裡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部作品的總導演、製片人,就是許多老聽眾心心念念的陳慶。
陳慶在淮北電台工作多年,策劃並主持了許多深受聽眾喜愛的廣播節目,特別是由她始創的《星夜航班》節目,影響深遠,至今仍讓很多聽友不能忘懷。
陳慶於2003年進入中央新影從事紀錄片創作工作。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其前身是1937年創建於延安的「延安電影團」,現隸屬於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紀錄片、科教片製作基地,擁有豐富的紀錄片資料資源,實力雄厚的製作班底,先進尖端的技術設備,繼承創作紀錄片的優良傳統,迄今為止是國家紀錄重大活動、歷史事件等內容的最權威的拍攝單位,具有良好的政策把握能力。
至今,陳慶創作和主持創作紀錄片已超過1000部(集)。她是中央電視台《文化大百科》欄目創始製片人,國家首屆國產紀錄片以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長篇獎獲得者。她還是2018年金樹國際紀錄片節初評評委,2017、2018、2019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初評選片人。
她的代表作品有:
五集紀錄片《赤腳醫生》獲2006年度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評委會獎;
八集紀錄片《中國奧運往事》獲2009年度中國電視家協會「奧運中國」優秀體育節目紀錄類類優秀作品獎;
七集紀錄片《1949:城市的記憶與重生》獲首屆國產紀錄片以及創作人扶持項目長篇獎;2008——2009年度中國視協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中國電視紀錄片系列好作品獎;
六十集音樂紀實片《歲月留聲》獲2011年度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創優節目獎;
電視欄目《文化大百科》獲第21屆中國電視紀錄片好欄目獎及2015年度第十屆「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創優評析二等欄目;
紀錄片《那一抹粉色》獲2016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國際提案大會十佳方案獎;
紀錄片《福.路》獲2017年度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中國國際紀錄片選片會」人文類一等獎, 獲2018年度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人文類「十佳紀錄片」獎。
目前剛剛創作完成的紀錄片《遠方未遠——一帶一路上的華人華僑》為中宣部2017年度「紀錄中國」傳播工程扶持項目;《小醫生.大夢想》為國家廣電總局「雙百計劃」扶持項目; 紀錄片《向南流的河》為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紀錄片委員會出品。
漫漫征途,定是步步腳印不輟前行。
累累碩果,必由汩汩心血澆灌結成。
感佩之下,我們祝福和期待著陳慶在藝 術創作的道路上,繼續大放異彩!
2020年7月3日星期五節目中,我們將電話訪談陳慶,歡迎收聽參與。
誠如蘇軾詞中所云: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GbpE3MBiuFnsJQVgY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