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國每年人口出生數量也出現過四次「斷崖式」下降,分別是:第一次是1963年,三年自然災害,人們吃不飽穿不暖,更別提要孩子了;第二次是1977年,文革結束經濟崩潰 ,天災人禍,導致人口生育下降;第三次是1999年,金融危機 ,水災的發生,人口也生得少了;第四次是2018年至今,「全面二孩政策」熱度過去後,為什麼當今人口生育率會斷崖式下降,背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我們可以分析討論一下。我認為是以下幾方面原因:
生育觀點
中國早年間在全國實行了強有力的計劃生育政策,也得到了全國各級省市區鄉政府全力推廣當時把計劃生育政策當著一項重要的國策,一家只生一個孩子成為全國生育金標準,也一下子降低了當時的高生育水平。計劃生育推進一時間後,國家發現出生人口少了,雖然近幾年國家放開了二胎政策,但人們生育多孩觀念還是一時難以改變,一下難以達到政策調控的理想目標。
教育成本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使很多人接受了高等的教育,普遍的結婚年齡上升了,現在二十五六歲結婚屬於早婚,北上廣大城市三十一二歲結婚屬於正常。在而立之年結婚的夫妻,本身雙方的思想都比較成熟,孩子上學是第一大難題,生一個孩子帶到五六歲上幼兒園,每天接送就力不從心了,如果再生二胎,使很多夫妻都會感受到無形的壓力。
另外就是子女高額的教育成本經費,兒女的同學會互相攀比報了多少興趣班和培訓班,父女之間同樣會進行攀比,試問天下父母,有誰不想給自己的子女一個更好的環境?所以,專注於一個孩子的教育,比多生一個孩子,很多人更願意選擇前者。
生活成本
現在的高房價,讓很多家庭不敢生二孩,也是不敢生的原因。從經濟上來講,如果不是父母買房,那房屋貸款,就讓一個麼時家庭壓得喘不過氣來,在單位要盡心盡業上班不能失業,如果再到孩子上學接送,如果一個孩子還勉強撐著,如果兩個孩子上學,就要一個人無法上班,在家帶孩子,那收入來源在哪裡?這是非常現實的一道坎,很多人不敢逾越。
還有就是九零後這一代人幾乎全部趕上了房價暴漲,他們還完房貸,車貸,可能就所剩無幾了,拿什麼去生兒育女?巨大的生活壓力,讓很多夫妻放棄了生二胎的想法。
生存觀點
很多年輕人不想結婚,現代科技的發展是一大部分高知分子,有了經濟能力自己有能力養活自己,對選對象要求高,造成了寧缺勿濫這種心理也在當今社會,造成了一大批優秀單身漢,他們目前經濟寬鬆,業餘時間充實對找對象不上心,生話在各種網絡遊戲等中的生活,他們不想結婚何談生孩子?
現在很多家庭都害怕生多孩,因為真的是養不起,高教育,高房,多生孩子就害怕,低生育率還要在我國有很長一段時間,除非國家出台新的鼓勵生育福利,讓生孩子的沒有太大後顧之憂,減輕多孩家庭的生活負擔。
好了,這個問題就和大家分享交流這麼些,感謝閱讀。
我是實體經濟守望者,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你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Er3bXYB9j7PxaI75l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