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錢不認人! 月乞丐、全乞丐、二百蟲 韓國小學生諷刺家貧同學挖空心思使用新詞。
韓國《MBC》在本月12日就曾發出一則新聞,表示由於父母收入的差距,韓國的國小生竟然開始在校園中以「月乞丐」(월거지,住在月稅租屋的孩子)、「全乞丐」(전거지,住在全稅租屋的孩子)來取笑家境不富裕必須租房的同學們。讓遭受歧視的孩子們受到屈辱而落淚。
2014年時聯合國特派一名調查員曾赴韓國,目的是為調查是否有種族歧視和排外的問題。韓國曾有一份調查,詢問國民「最不願做鄰居的人」結果顯示有36.4%的韓國受訪者表示「無法與不同種族做鄰居」。
當時延世大學社會系教授金賢美指出,韓國人歧視外族,部分原因是過於重視經濟成長,習慣依經濟發展狀況把各國分等級。不過這個標準似乎也無形中套在了韓國國民自己的身上。
韓國《MBC》在本月12日就曾發出一則新聞,表示由於父母收入的差距,韓國的國小生竟然開始在校園中以「月乞丐」(월거지,住在月稅租屋的孩子)、「全乞丐」(전거지,住在全稅租屋的孩子)來取笑家境不富裕必須租房的同學們。令遭受歧視的孩子們受到屈辱而落淚。
在遭到老師的制止後,這些小學生又開始挖空心思使用新的詞「兩百蟲」(이백충)、三百蟲(삼백충),來嘲笑對方家長的月薪是不到200萬韓元和300萬韓元(約人民幣1萬2千~1萬8千元)的蟲子。令《MBC》不禁感嘆,我們到底教孩子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