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為何想定都伊犁?孫中山:想成為世界強國,伊犁是第一選擇

2024-01-14     三目史官

原標題:孫中山為何想定都伊犁?孫中山:想成為世界強國,伊犁是第一選擇

武昌起義成功之後,新時代的首都定在哪裡?孫中山其實早已屬意武昌。但很少有人注意,他的內心其實仍舊存有一份希冀,那就是將首都定在伊犁……

很顯然,這些都會被統治者考慮進去,成為定都的重要參考因素。在武昌起義之前,早在1887年的時候,孫中山就對新時代中國首都的選擇有過縝密的思考,並且提出過「一都四京」的設想。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孫中山最看好的首都乃是武昌。

孫中山曾經提出過「一都四京」的設想,其中一都乃是武漢,四京則分別是西京(重慶)、東京(江寧)、南京(廣州)、北京(順天)。早在武昌起義之前,孫中山就比較看好這幾座城市作為首都。當然,首選還是武昌。

特別是在當時,孫中山曾說過這麼一個結論:「謀本部則武昌,謀藩服則西安,謀大洲則伊犁」。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如果務實一點,那麼首都最好選擇定在武昌。但倘若要謀求相鄰諸國團結,那麼西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換句話說,要成為世界強國,那麼伊犁就是第一選擇了。不過,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都會疑惑,既然如此的話,那為何定都伊犁不是孫中山的首選而是一份美好的希冀呢?

其實,從孫中山所處的時代背景就能看得出來。彼時,武昌起義還沒爆發,腐朽沒落的清政府還沒有倒台,但中國已經處在了風雨飄搖之際。以當時孫中山的眼光來看,很顯然中國是一個積重難返的弱國,列強誰都可以肆意欺辱中國。

如此一來,孫中山自然而然會退而求其次,力主選擇定都於武昌,以謀求從內部務實發展中國。

不過,以現如今的眼光來看,定都伊犁真的能夠稱霸亞洲成為世界強國嗎?

很顯然,如果談及貿易優勢的話,那麼伊犁這個地方在中國是任何省市都無法比擬的。此外,定都伊犁的話,國家還能更好地控制西部地區,更有利於開發西部地區。

此外,伊犁三面環山,還是一個大糧倉,在食物補給方面,也有著天然的優勢。如果能夠進一步開發發展,那麼發展成一個經濟繁榮的大城市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雖然對於整個中國來說,伊犁的地理位置不佳,但如果放眼整個亞洲,它又非常合適了。

以孫中山當時的看法,認為定都伊犁可以稱霸亞洲成為世界強國。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他的這種看法很顯然更多的是考慮了政治地緣因素,認為伊犁最接近亞洲各國,優勢非常明顯。

是的,沒錯,雖然靠近各國是一個優勢,但同時也是一個劣勢。靠近各國的優勢是交流方便、貿易方便,但劣勢也很顯然,那就是容易受到各國以及美帝國主義的窺視。

這個外患,是絕對不容忽視的。因此,雖然從孫中山的視角來看,定都伊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如果真的定都伊犁,那麼國家的發展很可能會不僅人如意。

有可能,定都伊犁真的是正確的選擇,能夠讓中國成為世界強國,但也有可能定都伊犁並不利於中國的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95fd2909c5811d1312b24bc6fd81c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