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與東漢均四分五裂,五代十國卻與東漢的群雄四起有所不同

2023-11-19     掌柜講歷史

原標題:唐朝與東漢均四分五裂,五代十國卻與東漢的群雄四起有所不同

全文共1653字,閱讀時間約為3分鐘

給世人留下印象較深的朝代並不是很多,但是強漢和盛唐均成為例外,這兩個朝代的存在,有效的促進中國發展,只是在後續這兩個朝代均面臨著相同的結果。

在王朝崩潰後,就被各股力量瓜分,令整個天下陷入到四分五裂的狀態當中。就如唐朝末期,朝廷內部已經是處於破敗不堪的狀態,而外界但凡擁有兵權之人,均可以瞬間稱王稱霸。

五代十國與東漢的群雄並起,就存在著許多的差距,而造成這些差距出現的原因也有很多,主要就在於當時唐朝與東漢面臨的情況有所不同,所以在過程上面也會有一些差距出現。

1、東漢的內鬥

東漢最初的發展還是比較不錯的,但是後續受外戚權力不斷增加的影響,令整個朝廷都變得動盪不堪,而在這樣的狀態下,還衍生出宦官之亂,兩股專權力量的出現,令皇權的存在等同地虛設。

而這種局面的造成,主要原因就在於劉秀,為了可以令天下得到快速平息,劉秀選擇不斷的妥協,最終令外戚力量越來越壯大。

久而久之外戚的權力越來越大,最終聲望和經濟雙重發展起來,皇帝的威懾力自然也就隨之下滑。

但是由於外戚權力不斷增加,導致百姓的生存空間越來越有限,被逼無奈之下,就爆發了黃巾之亂,在此時漢朝的權力重新洗牌。

唐朝的盛況一度被後人稱讚,盛唐也給後人留下了極深的影響,但是唐朝後期的發展就沒有這般理想,世家大族在朝代當中的影響越來越大,甚至還出現所謂的五姓七望,就是指當時的多個豪族。

豪族力量不斷增加,更是開始實施土地兼并,令朝廷的田制受到影響,為了改變情況,盛唐不得不給軍將放下更多的權力,以此來激烈軍隊更加英勇。

東漢和唐朝的發展背影不同,所以最終的混亂結果形成過程自然也就會有所不同,而唐朝的不作為,成為了藩鎮割據的關鍵所在。

1、貴族到平民

漢末之後的五代士國形成,看成似是一種混亂,但是卻是演進的必要條件,正是漢末過後,才令國家從豪族狀態,發展成為士大夫權力形成。

而唐朝末期的五代十國,看似也是群雄割據的狀態,實際還有普通百姓的存在,科學制度盛行,大量的寒門之子進入到上層社會。

從以往的貴族主導到後續的平民逐步掌握主權,令社會的穩定性得到有效提升。即便是在後續的朝代發展當中,這種科舉制度也有效的穩定民心,所以後續再未出現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

但是在東漢時期,情況就沒有這般理想了,因為當時印刷術還未出現,所以普通百姓是無法獲得知識的,畢竟購買竹簡的費用,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擔的。

如此情況下,導致東漢的人才均屬於從上層獲取,也就給後續的混亂埋下了隱患。但是唐朝過後,平民也可以掌握知識,選拔人才會更加全面,而皇權至上的理念,也更加的深入民心,最終令皇帝實現了一統天下的效果。

而唐朝過後,也預示著普通百姓可以參與到政權發展當中,擁有更多接觸上層的機會,如此狀態下,自然也就可以令百姓更加安穩,這也是為何在後續,極少再出現五代十國以及藩王割據的情況。

唐末與漢末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演進程度不同,東漢將豪族統治情況改變,令士族得到發展,但是到了唐朝又將士族打破,平民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自然也就可以避免再次陷入到混戰當中。朝代更替對應的就是文化的發展,令封建制度越來越完善,帝王統治也越來越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唐書》、《漢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8866ad8844ded3f97245c6c3c2217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