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億合盛矽業宮斗第二季:雙方激辯董事長構陷忠良VS遭人中傷?

2023-11-15     野馬財經

原標題:665億合盛矽業宮斗第二季:雙方激辯董事長構陷忠良VS遭人中傷?

股權爭奪戰愈發激烈。

作者 | 趙普 張凱旌

編輯丨高岩

來源 | 野馬財經

上市公司內部發生股權爭奪的情況不在少數,但因股權爭奪而遭遇牢獄之災的並不多見,而「方紅承案」則是為數不多的正在進行的案例。

目前,國內矽業頭部企業合盛矽業(603260.SH)董事長羅立國與原總經理方紅承之間因股權爭奪引發的「商戰」仍在持續,雙方在11月14日和15日再發聲明,互相指責對方「發布不實信息」、「干擾司法程序」。

11月14日,合盛矽業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聲明稱,目前平湖市人民法院正在審理被告人方紅承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職務侵占罪一案。

合盛矽業指責方紅承夫婦試圖通過發布不實信息引發輿論關注,干擾司法程序,並表示對方紅承及其妻子孫麗辰在網絡上發布不實信息詆毀公司董事長的行為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來源:合盛矽業微信公眾號

隨後,方紅承家屬在11月15日對上述「聲明」回應:希望羅立國董事長儘快釋明究竟有何「不實信息」和哪些信息「詆毀董事長」,還希望羅立國董事長作為本案的關鍵證人,在法院已經通知證人到庭的情況下,不要迴避問題,屆時請依法到庭並接受控辯審三方的發問。

方紅承家屬表示,方紅承到底是真的構成犯罪還是被人為構陷、以及到底是誰在「發布不實信息」、誰在「干擾司法程序」,一切將在公開開庭的法庭上真相大白。

方紅承與羅立國的股權爭奪戰從2018年底方紅承從合盛矽業離職算起,至今已經 5年,如今方紅承身陷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職務侵占罪的指控,截至11月12日,已經「被帶走整整17個月」,一同被帶走的還有其兄弟方紅興。

方紅承家屬表示,因本案的證據和程序問題,原定開庭轉為庭前會議,開庭已延後,正式開庭時間尚待法院通知。

「我們只想方紅承兩兄弟能早日回家。」方紅承家屬表示,正在向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服務中心申請對「方紅承案」指定「異地管轄」,排除干預,並遞交了相關申請材料。

入職十年的方紅承,有資格獲得股權激勵嗎?

浙江「千億富豪」、國內矽業頭部企業董事長羅立國與原總經理方紅承之間的「商戰」在11月12日正式公開,其中劇情既曲折又令人存疑。

11月12日,合盛矽業(603260.SH)董事長羅立國遭方紅承家屬實名舉報,被指「以搬遷上市企業要挾市領導干預司法、陷害忠良」。

來源:微信公眾號「方紅承冤案家屬」

合盛矽業公告稱,方紅承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職務侵占罪;而方紅承家屬稱方紅承是被「構陷入獄」。

方紅承親屬還發文曝光稱,合盛矽業此前「建設了許多非法項目」,最後卻成為「打壓曾為企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總經理的工具」。

方紅承親屬在11月13日的發文中表示,上述案件和相關事項的真相,是方紅承離職後,羅立國不願兌現方紅承相關股權,並擔心方紅承將來和合盛會形成競爭關係,所以產生矛盾糾紛。

對此,合盛矽業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公告裡面已經解釋的比較清楚了。公司這邊生產經營是正常的,股價受各環節各因素影響,後續會繼續按公司的節奏去走。如果後續有相關進展,公司會及時履行信披義務。」

截止11月15日股市收盤,合盛矽業股價56.27元,微漲1.39%,總市值約665.2億元。

在多晶矽上市公司中,合盛矽業是與特變電工、隆基綠能齊名的行業頭部企業,於2017年10月上市,2021年曾達到歷史最高股價257.41億元,當年市值高達1418億元,一年增長了1104億元,《錢江晚報》報道稱,合盛矽業是當年市值增長最快的浙股。

公開內容顯示,方紅承是原合盛矽業董事、總經理,中國氟矽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嘉興港區創新研究院特聘專家。

原合盛矽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方紅承 來源:四川在線

羅立國是合盛矽業創始人、董事長,當年羅立國經過長達一年的溝通力邀,在2009年將方紅承拉入合盛矽業,先後任副總理、總經理、董事等職務。

2017年10月,方紅承幫助合盛矽業成功上市,成為中國矽業頭部企業,而羅立國家族迅速成為寧波首富,最高時財富超過千億。2018年12月因管理理念分歧等多方原因,方紅承從合盛矽業離職。

從加盟到離職,方紅承在合盛矽業工作時間長達十年。

方紅承表示,這期間他以兩種方式獲得了兩筆合盛矽業股權。

其一,是2015年9月,羅立國通過持股平台公司與總經理方紅承等經營團隊骨幹成員簽訂股權激勵協議,約定公司成功上市後兌現相關股權權益。

其二,是2017年1月,因擔心方紅承跳槽,羅立國將其名下的部分股權有償轉讓給方紅承,並由羅立國代持,這筆股權屬於方紅承的投資。

但離職後,羅立國卻拒絕向方紅承兌付股權。合盛矽業公告稱,雙方形式上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但方紅承實際沒有支付過對價,相關股權也未過戶;此外,雙方約定,在滿足全職勤勉服務於公司滿五年、不損害公司利益、不與公司同業競爭等條件後,給予一定數量股份增值的現金獎勵。

合盛矽業認為,(公司上市後)方紅承不足兩年即從公司離職,且公司經自查發現其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違法行為並向公安機關報案。因此公司董事長羅立國認為方紅承不滿足獎勵條件。

方紅承與羅立國的股權爭奪戰就此拉開。

方紅承首回合完勝

方紅承家屬在公開內容表示,羅立國一直想讓方紅承放棄股權,甚至假冒方紅承簽名,非法將持股平台法人代表變更為他人,還多次揚言,如果方紅承不放棄股權,就要將他「告官」。

從方紅承公布的後續進展來看,上述「揚言」付諸實際行動。2019年5月和2021年5月,合盛矽業分別以方紅承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損害公司利益等原由,向相關部門報案或起訴,但最終未立案或撤訴。

2021年4月,方紅承就上述股權糾紛向相關部門提起仲裁和訴訟,並獲得法院和仲裁委支持。2022年2月和3月,杭州仲裁委和平湖法院分別做出了裁決和判決,羅立國要分別向方紅承支付部分和全部的股權。

其中杭州仲裁委在2022年2月作出的裁定結果顯示,羅立國需在二十個交易日內將 340676 股合盛公司股票交易扣完相關稅費後支付給方紅承,同時支付方紅承2018至2020三個年度股票分紅。

顯然,方紅承在與羅立國的第一回合中取得了完勝,但羅立國的反擊也隨之而來。

回合二:劇情逆轉,方紅承被移送檢察機關

方紅承家屬在公開內容中稱,在上述裁決和訴訟期間,羅立國曾一度揚言要將公司註冊地由嘉興港區搬到慈溪,向港區管委會施壓;此外,2019年和2021年,羅立國先後兩次以背信損害公司利益、職務侵占等罪名向嘉興港區公安局對方紅承提出刑事控告。

2021年12月31日,嘉興港區公安局經立案偵查後,因「沒有犯罪事實」而撤銷案件。

進入2022年後,敗訴的羅立國得知方紅承將在山西、四川與相關公司合作發展矽材料產業鏈項目,並在2022年5月28日發布相關公告。方紅承認為,這是羅立國再次以搬公司註冊地向港區管委會施壓,同時,方紅承也受到了第三次刑事控告,案由是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職務侵占罪。

來源:合盛矽業官網

嘉興市公安局針對合盛矽業的第三次刑事控告成立專案組,並再次立案。2022年6月8日,合盛矽業又發布公告取消原定於6月13日召開關於「變更公司住所」的股東會。同年6月13日,方紅承被傳喚並拘留,6月14日被「監視居住」。

上述合盛矽業公告審議「變更公司註冊地」的時間與方紅承被傳喚拘留的時間相隔很近,但若認定是向政府「施壓」恐怕還需要更多證據。

合盛矽業公告稱,2022年11月18日公司從公安機關獲悉,公司原總經理方紅承因涉嫌職務侵占已由公安機關偵查終結並移送至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其所涉犯罪行為發生在公司任職期間。

2022年11月29日,嘉興中院因合盛矽業向嘉興市公安局港區分局報案,關於方紅承私自篡改股權激勵協議和侵占公司財產有犯罪嫌疑,撤銷平湖法院就方紅承提起訴訟的勝訴判決。

第二回合中,方紅承慘遭逆轉,此前的勝訴也被撤銷,但他並未就此服輸。

回合三:「非法項目」和「真假犯罪」

11月13日,方紅承家屬公布了2023年5月20日發布、署名方紅承的一封「自述」,其中公布了方紅承在合盛矽業工作期間經歷的「犯罪事實」,並曝光稱合盛矽業「在困難時期……建設了許多非法項目」。

方紅承在「自述」中表示,羅立國指控他為了私利,擅自建設低沸水解油項目,並和弟弟方紅興通過處置水解油獲利的方式,收取商業賄賂。

但事實經過並不簡單。方紅承介紹稱,2006年合盛矽業獲批在嘉興港區分二期建設12萬噸/年有機矽單體項目,一期、二期分別於2007年、2010年建成投產,但馬上就遇到了有機矽市場持續低迷期,而更為嚴重的是,新建成的項目暴露出部分生產工藝裝置落後,工藝流程不通暢,安全環保方案設施不完整、產品質量不穩定、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等一系列的問題。

來源:合盛矽業官網

對已建成的裝置進行改建、新建,成為合盛矽業當時最重要、最迫切的工作,但按正規流程,對剛建成且全部涉及危險化學品和環保排放的裝置進行改擴建、改建、新建,需要報批和停產,當時的合盛矽業不能承受。

權衡利弊後,羅立國做出了一律不批、大幹快上,和市場搶時間,以渡過企業難關的決策,實質上,這些就是「違規違法項目」。

這些項目中的低沸水解油業務,後來成為方紅承弟弟方紅興獲利的途徑。

方紅承「自述」稱,低沸水解項目生產出水解油後,由於不確定是否能從「水解油」中提取出有價值的物質,就讓方紅興拿著樣品到老家開化縣尋求多人評估並提出改進意見。

之後方紅興發現其中有商機,就冒著違規風險經營「水解油」業務,獲取了一定的利益。方紅承認為,這是在合盛要處置低沸,開化縣有相關技術和市場,方紅興為合盛提供了幫助等情況下,在羅立國的允許和鼓勵下進行的,而不是有目的的刻意為之,更重要的是此項目的真正最大受益者是合盛矽業和大股東羅立國。

這一回合中,方紅承即便承認自己和兄弟有「犯罪事實」,也要拉羅立國一起負責。

方紅承和羅立國兩敗俱傷?

方紅承在「自述」中表示,「以上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客觀真實的」,並認為案件和相關事項的真實面目是:合盛矽業為了自身利益,在沒有任何審批手續的情況下,違規新建、改建、擴建生產裝置,並違規處置危險廢物,並在原總經理方紅承離職後,不願兌現方紅承相關股權、且擔心方紅承將來與合盛矽業會形成競爭關係,將違規項目和收益作為打壓方紅承的工具。

目前,方紅承投資的兩個企業內外交困、面臨危機,且合作方關聯企業被迫於2023年1月停產,而方紅承計劃在山西、四川的合作項目也被迫停止。

另外,也就是在今天(2023年11月13日),方紅承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職務侵占罪一案在平湖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方紅承家屬選擇這個時間點公開相關內容,不乏爭取有利輿論環境的初衷。

而羅立國的合盛矽業卻並未出現大幅波動,11月13日合盛矽業收盤價56.5元,微跌1.45%。

但拉長時間線來看,合盛矽業的股價表現不盡如人意,相比2021年最高點的257.41元,已經跌去200元/股,相比2022年最高點的152.92元,也跌去近100元/股。

從經營業績來看,合盛矽業近年來「增收不增利」,今年前三季度營收約198.9億元,同比增長8.81%,但歸母凈利潤僅21.85億元,同比大幅下降52.03%。

來源:易維視圖庫

資產負債情況看,其貨幣資金16.34億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約63.25億元,短期償債壓力較大。

而現金流也不樂觀,從2022年底到今年第三季度,合盛矽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已經連續四個季度為負,投資活動現金流凈額則持續為負,三大現金流中,只有融資性現金流量凈額為正。

在11月7日與投資者展開的業績說明會中,合盛矽業表示,截止2023年9月底,公司擁有工業矽產能122萬噸/年,有機矽單體產能173萬噸/年;根據2022年底相關統計數據,公司工業矽及有機矽的產量占國內總產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公司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是,2023年前三季度產品銷售數量增加,但產品銷售價格下跌導致。

值得注意的是,合盛矽業於11月13日還披露了一則《關於合盛矽業股份有限公司有關媒體報道的監管工作函》,但只標明了處分日期,以及涉及對象「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賣草帽的羅立國變身寧波富豪,專家方紅承深陷牢獄之災

按照方紅承的說法,羅立國不僅不守信用,而且還對旗下公司的違法、違規項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中攫取巨大收益。這與外界眼中的羅立國有著強烈反差,在此之前,羅立國一直是一名低調的企業家。

現年67歲的羅立國出生於浙江寧波慈溪市長河鎮。縱觀其職業生涯,「變化」是貫穿始終的關鍵詞,也讓其留下了一句名言:「我覺得不管做什麼,選對時機很重要。該進則進,該退則退。」

長河鎮素有「草帽之鄉」的稱號。33歲那年,羅立國毅然辭去「鐵飯碗」下海,創業選擇的第一個項目,就是賣草帽。

據《慈溪日報》,羅立國用2萬元、一台舊打包機、6間農家陋室和8名編織農民建起了「草帽王國」的雛形,企業第一年就實現產值260萬元。後續羅立國率領團隊改進的流水線,填補了國內高檔帽子的技術空白。如今,Gap、Gucci、DKNY等品牌的不少產品都是合盛貼牌生產的。

帽子生意興隆,羅立國又盯上了國內城市化的發展機遇。1999年,其開始投資房地產業,先後開發了「七里香溪」別墅園、「集美·岸上藍山」高檔公寓等項目。

不過,真正令羅立國聲名大噪,登上富豪榜前列的,還是矽原料產業。如果說做草帽只是順應家鄉傳統產業的趨勢,那麼入局房地產和矽業,則體現了羅立國對「時機」的精準把握。

工業矽在下游建築、汽車、光伏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其發展受大宗商品價格因素,會不斷經歷漲跌周期。20年前,這個產業還處於爆發前夕,且剛剛經歷完矽原料價格大跌的打擊,但羅立國還是選擇堅定入局。

而且羅立國還把一家人都帶進了這個產業。《招股書》顯示,上市前,羅立國、其女兒羅燚和兒子羅燁棟共持有合盛矽業100%股份;實控人及近親控制或有重大影響的公司有35家,體系中包含羅立國的兄弟、配偶、親戚、女婿等。時至今日,合盛矽業董事會9人中,依然有4人來自羅氏家族。

對比之下,方紅承在來到合盛前,基本是在浙江新安化工集團營銷部門工作,創業經歷集中於離開合盛後。目前其在4家公司有持股,整體來看還是專注於化工行業。

戲劇性的是,曾經賣草帽的已經是當地富豪,而專家方紅承如今卻深陷牢獄之災。

來源:愛企查

合盛矽業後續是否會繼續受到該案影響,方紅承又能否自證清白?我們持續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7efa3cb2c31656c28e86436604a4c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