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劉備手下元老級謀士,一生盡忠竭力默默奉獻,後官封秉忠將軍

2023-11-27     張桃子

原標題:他是劉備手下元老級謀士,一生盡忠竭力默默奉獻,後官封秉忠將軍

大家好,龍傲很高興與大家一起探討古代歷史以及閒評文學作品。我們一起來探討三國時期的這段歷史。第九十二講:他是劉備手下元老級謀士,一生盡忠竭力默默奉獻,後官封秉忠將軍。

三國時期,劉備歷盡千辛終於開創了蜀漢政權。不過熟悉劉備創業史的朋友都會發現其實劉備的創業之路不但漫長而且艱辛。劉備屬於白手起家的「三無人員」,剛出道的劉備既沒有地盤也沒有人馬,甚至經常被其他的割據勢力追著打。記得在《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司馬徽曾經這麼總結過劉備失敗的原因:「身邊無可用之人。」司馬徽所說的「無可用之人」指的是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謀士。而劉備一開始非常缺乏這樣的人才。不過劉備領徐州牧時,得到了一位人品不錯的謀士——孫乾。他一生竭力輔佐劉備,後來官封秉忠將軍。

環顧整個三國時代,但凡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君主手下都會有不少的人才輔佐。像袁紹、曹操、孫權能夠雄霸一方,其中就有個很大原因就是他們手下有許多的謀士幫其出謀劃策。在群雄逐鹿中原的時候,劉備還沒有請出諸葛亮,而謀士孫乾一直在盡心竭力輔佐劉備,為其默默奉獻著。當時袁紹聽從了田豐的計謀打敗了公孫瓚;但是袁紹後來因為不聽田豐、沮授的正確建議從而輸掉了官渡之戰。曹操聽從了郭嘉、許攸等人的建議贏下了官渡大戰;可是卻因為沒有聽從荀攸等人的建議而輸掉了赤壁之戰。

劉備手下的謀士其實也不少,不過卻因為諸葛亮的光環掩蓋住了其他人的光芒。公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漢王朝已經無力平定這場聲勢浩大的起義運動。這場起義運動給了劉備一個創業的平台,他憑藉不懈的努力為實現自己的抱負而開始奮鬥。經過幾番輾轉,劉備終於成為了徐州牧,並任用孫乾為從事。孫乾也開始了為劉備默默奉獻的政治生涯。

徐州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鎮守不易;而且又有幾百萬的人口,不易管理。可是徐州在孫乾的治理之下卻顯得比較安寧。公元200年,劉備離開了曹操,並想與袁紹聯合,於是就派孫乾去說服袁紹。孫乾憑藉他的聰明才智終於說服袁紹,雙方聯合起來一起對抗曹操。這次說服袁紹的任務,是孫乾第一次執行的外交任務,而且取得了成功。公元201年,劉備再次被曹操打敗,這次他投靠了荊州的劉表。與上次一樣,劉備又派出了孫乾去說服劉表能夠接納劉備等人。身負重任的孫乾再次成功說服了劉表。《三國志》關於孫乾的記載並不多,估計與其為人低調默默奉獻的性格有關。

在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孫乾於第十二回登場。原著寫道:謙曰:「某舉一人,可為公輔:系北海人,姓孫,名干,字公祐。此人可使為從事。」按演義的描寫,陶謙向劉備推薦孫乾為從事,孫乾這才開啟了輔佐劉備的政治生涯。關於孫乾的描寫,演義與正史基本一致。不過演義中的孫乾明顯「戲份」要比正史多一些。在演義中,孫乾多了兩次露臉的機會。第十六回描寫:孫韓曰:「今小沛糧寡兵微,如何抵敵?可修書告急於呂布。」袁術發大軍進攻劉備,孫乾獻計求救呂布。當時袁術兵多,劉備人少,雙方實力懸殊。劉備聽從孫乾建議馬上求救呂布,結果呂布通過轅門射戟救了劉備。

關羽千里走單騎成為佳話。劉關張古城相會讓人感動。《三國演義》關於以上兩個事件描寫得非常真實感人,雖然這些只是文學藝術的想像描寫,不過卻讓人為之感動。按照原著的描寫,在這兩件事情中孫乾起了關鍵的作用。當時關羽一路過關斬將才到河北,張飛在古城落草為寇,劉備受困於河北袁紹。劉關張三兄弟能夠得以在古城團聚,多虧了孫乾三處奔波「穿針引線」。因此演義中孫乾對於劉備的作用顯得更加突出,特別在於外交方面的能力比較出色。

繼續回歸正史。公元214年,劉備占據了益州,並封賞文武。由於孫乾的默默奉獻,加上他在劉備早期創業的時候就竭力輔佐,因此被劉備封為秉忠將軍。孫乾一介文官能夠官至秉忠將軍,其中一部分原因在於劉備的恩寵,還有一部分原因源於孫乾本身的努力與貢獻。所以堪稱元老級別的謀士孫乾憑藉一生竭力輔佐與默默奉獻,最後被封為秉忠將軍也理所應當。

(資料來源於《三國演義》與《三國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705053fefea5a53ac7fbb6fad8d56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