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畢淑敏曾經這樣說:「自卑出現了並不可怕,只要把自卑擺到桌面上來,找出自卑的原因和表現,從容面對,自卑就成了一隻紙老虎,一戳就破了。」但是,當我們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明明孩子已經非常自卑了,他們的父母卻不一定能夠察覺到。
周末,我和朋友曉靜一起帶著孩子逛超市,我們都帶著孩子,孩子一路先行就跑到了零食區,我女兒拿著好幾種喜歡的零食向我奔過來,她笑著跟我說:「媽媽,你來決定,我可以買哪些,你不同意的那些,我自己放回去。」
我選了兩种放進購物筐,其他的就讓她放回去。
曉靜的女兒兩手空空地看向媽媽,她乖巧地對媽媽說:「媽媽說了,我不吃零食,又貴又不健康。」媽媽露出慈祥的笑容來,我卻明明看到孩子的臉上露出來了一抹失望的神色。
這個孩子非常乖巧懂事,總是把「媽媽說了」這句話掛在嘴邊,還總是用眼角的餘光偷瞄著媽媽做事。
雖然讓媽媽很省心,但是看起來怯怯的樣子,自卑當中透著一絲讓人心疼。
孩子如果養成自卑的性格對以後的發展是特別不好的,自卑的孩子不相信自己,不敢輕易去嘗試,因為害怕失敗而迴避競爭,失去很多成長的機會。一個什麼都不敢,什麼都怕的人,事業成功的幾率很小,生活的幸福指數也會很低。
沒有一個孩子是一出生就很自卑的,是家庭成長環境和父母的家庭教育,讓孩子逐漸變成越來越自卑的模樣。
而且,很多孩子的自卑,父母並不容易去發現,也並沒有去改變或者採取任何補救的措施,讓孩子一步一步走向自卑的深淵。
給爸爸媽媽們列舉幾個自卑孩子經常會有的表現,大家可以參考一下,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也有自卑的傾向。
自卑表現一:孩子過度害羞,總是說「我不敢」。
孩子在集體活動中總是不敢參與,更不敢表現自己,我們通常理解為孩子害羞,實際上也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現。
自卑表現二:孩子過度敏感,玻璃心喜歡哭。
有的孩子非常愛哭,家長說話聲音大點,哭了,玩具不會玩,哭了。愛哭說明孩子的內心太脆弱,過於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看法,內心沒有安全感。
自卑表現三:孩子過於乖巧懂事,「討好型」人格。
孩子有討好別人的表現,我們不要定義為這個孩子很懂事,總是為他人的感受著想,不顧及自己的想法,也是自卑的表現。
自卑表現四:孩子迴避競爭,總是害怕失敗。
你的孩子敢競爭班幹部嗎?敢不敢向老師或者家長提意見?如果我們的孩子在有競爭、有困難的時候總是繞著走,不參與,也說明他對自己沒有信心,太害怕失敗,是個比較自卑的孩子。
我們找到孩子是不是自卑的一些表現,找到原因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有自卑的傾向了,應該怎麼辦,才是最重要的。
爸爸媽媽的幾種做法,幫助孩子擺脫自卑,做回自信的小孩。
第一,父母不要對孩子有過高的要求和期望值。
每一個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但是,每一個孩子的資質也不同,完美主義者的父母會用高期望值把孩子養得自卑起來,因為他們會發現總是達不到父母的要求,認為自己就是一個笨蛋。
父母要適當降低自己的期望值看見孩子努力的過程,對他們的付出和進步做出肯定、鼓勵的評價,不要讓孩給孩子貼上負向標籤,讓他們停滯不前。
第二,父母學會正確誇獎自己的孩子。
誇獎孩子也是一門藝術,我們不要只注重結果,而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善於誇獎孩子的勤奮、努力、細心、善良等等優秀的品質,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獨一無二的好,感覺到父母都是非常愛自己的。
第三,父母學會和孩子良好的溝通交流。
自卑的孩子不喜歡錶達,父母應該學會和孩子良好地溝通交流,比如,當遇到什麼問題的時候,多問問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學會識別自己的需求,學會自我激勵。父母也要學會多鼓勵孩子嘗試,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關心孩子的成長。
第四,創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自信的孩子,一般都有一對恩愛的父母,父母對待孩子也比較寬容。父母創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的內心充滿安全感和幸福感,他們會認為自己就是最幸福的小孩,值得擁有更好的,並且願意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願我們都是被愛的小孩,是幸福的小孩,感受到世界是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