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我們該如何保障自身的糧食安全?

2019-10-16     地理沙龍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一個人的生存權是最根本的權力,當一個人沒有足夠的糧食,從而不能繼續健康生存下去的時候,那麼其他所有的一切就都是「空」的,所以,我們又會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對於我們人類個體來說,關乎生死,而糧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同樣會關乎存亡,特別是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來說,確保糧食安全可以說是我們的頭等大事。近日,國務院發布了《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也體現了國家對於糧食安全的重視。

如何保障我國糧食安全

截止2018年年末,我國大陸總人口約為13.95億人,約占世界總人口的近五分之一,我國的人口壓力可想而知。當然,有人會說,我們的鄰國印度,人口數量也在13億以上,但是印度的陸地國土面積僅為298萬平方千米,而我們國家的陸地國土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那麼,是不是印度的糧食問題比我們國家更為嚴重呢?其實不然,一個國家的糧食安全不能直接看國家的陸地國土面積,而是應該看這個國家的耕地面積

東北平原農田

一個國家的國土,並不是都可以作為耕地來開發的,我國雖然陸地國土面積超過960萬平方千米,但是我國的地形是以山地高原地形為主,特別是青藏高原以及眾多山地地區都不適宜開發為耕地,此外我國西北地區氣候乾旱,降水稀少,也不適宜開發為耕地。因此,我國的耕地面積占陸地國土總面積的比例其實不高,目前我國的耕地面積約為134.88萬平方千米,略高於我國120萬平方千米的耕地紅線。

中國地形圖

而印度國土面積雖然比我國小得多,但是印度的地形和氣候條件優於我國,印度的耕地面積約為150萬平方千米,高於我國,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為此,為了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我們必須嚴守耕地紅線,有可能的話適當增加耕地面積。除了保護耕地面積之外,我們還要做好以下幾方面,來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

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

首先是進行良種培育,我國的耕地面積約占世界耕地總面積的7%,卻要養活近20%的人口,也就是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多產糧食,那麼只能靠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了,而農業育種技術,是提高糧食單產的最重要手段。一大批像袁隆平院士那樣的科技人員,為我國的農業良種培育,奉獻著自己的力量。我們只有有自己優良的糧食品種,才能獲得糧食的高產,才能保障糧食安全。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其次是進行土地整合,我國由於人口基數龐大,而且耕地分布較多的地區,往往自然條件也比較優越,也就是人口十分密集的地區。這些地方往往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人均耕地面積十分有限,小農經營,農業生產力很難提高。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農民都外出務工,農田很難有效管理,在人口密集地區,進行土地的整合,進行土地流轉,擴大種糧大戶的農田規模,便於開展機械化操作,提高農業生產力,產生規模效應,增加糧食產量。

密集的村落和耕地

再次是進行國際合作,由於我國耕地資源十分有限,就算充分利用也僅能夠保證我國糧食的基本供應,我們要從吃「飽」轉到吃「好」,還需要加強國際合作,擴展我國的糧食進口來源,從而加強糧食安全。從周邊國家來看,東南亞的泰國是世界上重要的大米出口國,泰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工業基礎較差,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的工業優勢換取泰國大米。此外,俄羅斯也是可以進一步合作的對象,靠近我國東北的俄羅斯遠東地區,擁有肥沃的黑土,但是人口稀少,將來如有可能和俄羅斯合作開發遠東地區,將會極大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

農業機械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6Lr120BMH2_cNUg0XY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