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廠大院」忘不掉的記憶

2019-12-16     宜豐會長大叔

「北影廠大院」 忘不掉的記憶


北影廠近現代建築群修復啟動現場

北影廠南區

17個月修繕 保護與傳承並重

北影廠南區首期保護修繕計劃,將利用17個月時間對北影廠主樓、錄剪樓、洗印樓等總面積1.2萬平方米的近現代建築群進行修繕保護。修繕後的建築群,將由中影集團打造為全國電影創作交流中心。

北影廠近現代建築群修復效果圖

因規劃布局和建築風格結合了前蘇聯和傳統中式建築兩種特色,錄剪樓、洗印樓,通常被合稱為「八一樓 」,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曾於2007年被列入市文物局和市規委的首批《北京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名錄 》。

即將開啟的修繕工作,將按照「保護優秀建築、傳承電影文化、合理使用建築功能」的理念,秉承「修舊如舊」的原則,堅持最少干預、歷史可讀、修復手段可識別的做法,儘量採用原工藝、原材料進行修繕。

請期待,在經歷17個月大大小小的手術之後,北影大院內的優秀近現代建築群,將與院內其他建築改造而成的電影文化創作區、電影文化交流區、電影歷史陳列區、電影文化雕塑區、電影文化長廊等一起構成首都電影文化地標,共同打造全國電影創作交流中心。

屆時,這片建築群將充分體現中國特色、民族風格、北影氣派,實現經典性、傳承性及功能性的協調和統一。

北影廠大院

四度易址 膠片榮耀

說起北京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49年,和共和國同齡,是新中國電影的三大拍攝基地之一。不過北影最早的廠址不在如今的北三環北太平莊,而是新街口「科影」的位置,後來又搬到了安定門外小關。

「文革」後期,北影搬到了北太平莊,先是在「中央新影」的位置,在1971年年底最終搬到原總參測繪學院舊址處。而在幾年前,其主體部門都已遠遷懷柔。

算起來,北影廠已經搬了四回家,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中國電影發展起起落落,都在「她」的注視之下。

這是座誕生經典和圓夢人生的大院,陳凱歌導演《霸王別姬》中的戲班子就是在這個院子裡搭建;

少年程蝶衣就是在這間房內對師兄段小樓暗生情愫

迄今為止,這部戲都是中國文藝片的巔峰之作。

《霸王別姬》劇照

《駱駝祥子》中,虎妞的家還保存在北影廠大院的明清風情街上。

而在北影門口,曾經每天都有無數等戲的群眾演員盼著像」傻根兒「王寶強那樣一片成名,鹹魚翻身。

陳懷皚、管宗祥、張華勛,年輕人或許對老藝術家們感到陌生,他們都是北影廠的老一代導演,他們的兒子陳凱歌、管虎、張楊都在北影廠長大,也都子承父業,成為了北影人、電影人。

陳懷皚、陳凱歌父子

在一代代北影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國電影的流金歲月,銀幕悲歡,就這麼前赴後繼的譜寫著、傳承著。

拭目以待吧,17個月後,北影廠,這座拍攝、製作過500多部影片,為新中國的電影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的大院,華麗變身!

其實,從北太平莊到小西天,新街口一帶,堪稱是中國電影產業的大本營,除了北影廠大院,這裡還有:

北太平莊

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

成立於1950年9月5日,「新馬太」這片兒的人一般稱它洗印廠,隸屬於廣電部,專門加工17毫米黑白片,1951年的年產量達175萬米。1954年安裝了中國第一台自行設計製造的複式電影洗片機。

北京電影製片廠、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中國新聞社和一些省級電影製片廠的很多電影都是在這裡洗印加工的。八十年代之後,為適應越來越多的彩色影片的發行之需,此廠家對主要設備進行了更新改造,使年加工可達到了7000萬米以上。

2003年,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成立翻譯片部,掛牌為「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譯制中心」,咱們看的大部分外國大片都是這裡譯制的,如《亞瑟王》《金剛》《超人總動員》《汽車總動員》《終結者》等。

小西天

中影集團

相信有不少北京孩子都在小西天的「中影國際影城」看過電影,曾經有一陣子,這裡的內部放映廳,經常提前半個月或者10天左右播放即將上映的影片,當然沒熟人引薦,您是指定看不到。

這家影院歸屬於號稱「中國好萊塢」的中影集團所有,作為國內唯一擁有引進外國影片的權限的單位,中影集團事實上決定著國內院線定檔和審查制度的大型「國營企業」。

所以嘛,這麼多年看過的電影,多半都是中影出品或是跟中影搭邊沾點關係的。

也是因為中影的存在,小西天的影視界元素很濃重,比如牌樓裡面的中國電影資料館,堪稱是京城文藝青年朝拜的電影聖地,有人曾親眼目睹排隊買電影票的人流繞宿舍樓兩圈,也曾見證兩位年逾古稀的白髮影迷老奶奶為買票而揮動的唇槍舌劍。

看過了光影世界的浮光掠影,不妨再來看看北太平莊一帶的高等學府。

北太平莊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設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師大學堂,先設速成科,下分「仕學館」和「師範館」。師範館首先招生,於次年12月17日開學,校址設在今景山公園東側的馬神廟,這便是北師大的前身。

1923年,學校正式更名為北京師範大學,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範大學。隨後,北平女子師範大學、輔仁大學又陸續併入北師大。讓這所百年名校愈發壯大,熠熠生輝。

另外,教師節的確立也和北師大有關呦。1984年,時任北師大校長的王梓坤致電北京晚報記者黃天祥,呼籲將「九月的一天定為全國教師節」。

前北師大校長王梓坤

報道刊發後迅速引發巨大反響。一個多月後,全國人大正式確立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

北太平莊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簡稱北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技為特色,工學門類為主體,管理學、文學、理學等多個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信息科技人才的搖籃」。

北郵的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新中國第一所郵電高等學府——北京郵電學院。1960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93年更名為「北京郵電大學」。2000年,劃入教育部直屬高校行列。2012年,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全國排名第一。

北郵和北師大之間,相隔一條杏壇路。兩個高校男女之間聯誼,就靠這條路連接了。

而巧合的是,目前北師大和北郵兩所高校在昌平沙河高教園區都有了新校區,且依然還是鄰居,您說這得是多大的緣分吶!

北師大昌平新校區

除了高校,北太平莊還有多個中央直屬單位駐紮,好幾個大院都跟電影有關。

北太平莊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北太平莊老街坊口中的「有研總院」,創建於1952年11月,是我國有色金屬行業規模最大的綜合性研究開發機構,2000年1月26日轉制為中央直屬大型科技企業。「有研大廈」就位於北太平莊橋的東南角。

有研總院本部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是北太平莊地區占地面積最大的單位之一,現有員工近2000人,其中博士、碩士畢業生300餘名。

主要從事半導體材料、稀土冶金與材料、稀有及貴金屬材料、粉末冶金與材料、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有色金屬加工、選礦冶金、能源及環境材料、超導材料、分析測試、設備研製及自動化、科技信息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研究。

北太平莊

總參測繪局

位於北三環中路北側69號院,是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的專業機構。利用地面測量、航空測量等各種手段,為部隊繪製軍用地圖和電子地形圖等一系列的地理資料。

總參測繪局於2008年5月15日成功實施對汶川地震災區的航空攝影測量,首次獲取汶川、茂縣、北川、安縣等重災區的1米解析度彩色圖像,並且合成為三維立體圖樣,15日晚提供給各抗震指揮部使用,為戰勝5·12汶川大地震做出了貢獻。

北太平莊

星球地圖出版社

星球地圖出版社位於北三環中路的北側,成立於1993年7月,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成立的中央級專業地圖出版社,由解放軍總參謀部政治部主管,總參謀部測繪局主辦。

主要編制、出版各種地圖(集、冊)、中小學教材、電子地圖、測繪專業圖書及相關的科技讀物,研究開發新型地圖產品,具有甲級測繪資質,產品以精度高、現實性強,在國內外贏得良好的信譽。

也就是說,中學地理課上用的地圖冊,大多出自這裡。

北太平莊

北京城建大廈

位於北太平橋的東北角,樓高103.8米,是這一地區最高的建築體,堪稱地標。大廈總建築面積126180平方米,由兩座27層高塔樓和底座商業裙房、一座16層住宅板樓、一座11層住宅塔樓組成,2003年建成投入使用。

北京城建集團現總資產360億元,員工三萬餘人,年經營額近300億元。現有120餘家法人企業、24家分公司(事業單位)。其中主要法人企業包括上市公司1家,全資、控股子公司27家,參股企業22家。

集團公司及所屬40家企業通過ISO9000、ISO14001、OHS18000認證,是名副其實的京城建築行業「巨無霸」。

前面大院啊,產業啊,學校啊,都介紹完了,下面就來說幾個有關北太平莊有意思的事。

北太平莊見聞之

京城首家自動沖水公廁

在這一角類似出土文物的報紙上,刊登著:1989年9月,北京第一家能自動沖水的公廁就建在了北太平莊附近。

當時,三環路還沒通車呢。甭管怎麼說,這也算是市政建設進步的一大見證,放在如今,北太平莊可以當好幾天「網紅」呢 !

北太平莊見聞之

富安國際大廈

這座於2003年3月31日開工,原計劃2005年5月31日竣工的大廈,地上30層,地下4層。可自2004年10月初,工程就全面停工了,大廈主體框架就此定格在了23層,直到今天。現已成為了聲震京城的幾大知名爛尾樓之一。

凡出爛尾建築,多為款項糾紛、合同不明、手續不全、官司纏身等原因所致,往往牽扯甲乙丙丁多方利益

對此小北不做過多評論,只是覺得在日新月異的北太平莊地區,戳著這麼一處不倫不類的物件,還齁老高的,實在是有礙觀瞻呀。只希望哪天有好心人給這「哥們」披上件「外衣」了。

北太平莊見聞之

北京寶島婦產醫院

北京寶島婦產醫院位於北太平莊橋西南角,這裡最早是華泰百貨商場,後來倒閉關張了,再加上旁邊挨著富安國際這棟「爛尾樓」當拖油瓶子,這一片的人氣一落千丈。

大樓只得默默堅守,忽而證券公司、忽而社保大廈,直至開了寶島婦產醫院,終於有了些許生氣,見起色了。

北太平莊見聞之

「蘇珊娜」夜店

蘇珊娜是北京最早那批迪廳中的一員,位於北太平橋北,論輩分,和JJ、火山是一批的,工體西路的唐會什麼的都得叫人家「祖宗」。

這裡有京城最早的「迪斯科」場子,梳著大背頭、戴著蛤蟆鏡,扭著跨,搖著身子的胡同串子,就在舞池裡顛三倒四的「嗅蜜」,一身臭汗後,瞪著28車趕緊踅摸路邊攤,一碗滷煮或肉炒餅後,精神煥發,回去接著「耍」。

北太平莊見聞之

「阿香滷煮」+「老張烤串」

說起滷煮就不能不提北太平莊橋洞西側的阿香滷煮了,這個髒野攤兒在京城絕度是骨灰級別的,經營了近30年。

北太平橋下的停車場,除了霧霾天,每晚11點,阿香的暗紅色大褂配合著響徹整個橋洞的刀剁下水的「哐哐哐」聲就準時出現了。

有不少影視劇都來這裡選過景,就是看中了這裡的接地氣兒。來這裡就餐的食客從官員、金融大亨、附近學校的學生再到環衛工人、計程車司機以及夜場出來的艷女,幾乎涵蓋了所有階層。

如今,阿香和老公的攤位疑似「消失」了,看來多經久的故事也有變成傳說的那一天。

北太平莊見聞之

遠望樓

說完「髒攤」,馬上就說賓館,小北的思維就是這麼跳躍。這遠望樓賓館,來頭不小,是隸屬於解放軍總裝備部機關管理的軍事事業單位,位於北太平莊橋的西北角57號院,始建於1983年6月,由現役軍人和酒店管理專家共同管理。

每年春天兩會召開之際,遠望樓這裡都是五步一崗十步一亭的,肅穆戒備,此外,這裡還多次接待過全國黨代會,日本青年代表團,巴基斯坦軍事代表團等等,總之,都不是一般團體可以涉足踏入的。

北太平莊見聞之

雙秀公園

雙秀公園位於北太平橋東,占地6.4公頃,是北京市向建國35周年獻禮重點建設項目的十個公園之一,1984年建成開放。園中由中國式園林和日本式園林兩部分組成,是北京市裡惟一一座有日本風格的園林建築,以水秀山清著稱。

雙秀取中國園林之清雅俊秀和日本園林之山清水秀。日本新瀉縣谷村繁雄先生,60多年前曾隨日本軍國主義侵略過中國。晚年為贖罪,更為發展日中友好事業,捐資相當於價值20萬元人民幣的山石、木料,均從日本運來,在雙秀公園東北角建翠石園。

小園造型古樸,日本風韻的亭、橋、中堂依山傍水,小池中龜鶴二島象徵吉祥。雙秀公園又補種了數株櫻花,使得小園更添日本韻味。

北太平莊美食


豐源包子鋪

京城最火爆的包子鋪之一,醬肉包、鮮肉包和八寶冰粥是特色,到了飯點來晚了怕就賣光了。

白鹿江西餐廳


德豐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56LD28BMH2_cNUgRLX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