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懂得:心再善良,也要對這三種人「狠」

2024-01-17     白馬驚天劍

原標題:做人要懂得:心再善良,也要對這三種人「狠」

劉備曾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相信總有長輩、良師和諍友,教會我們這樣的理念。

所以,世界上的善人永遠多於惡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光明和希望,也讓我們在與他人的交往之中,有了善心的教化、生命的提升和信念的力量。對於這樣的人,我們當然要無比珍惜,並報之更多的善意和恩情。

同樣,我們還有可能會遇到另外一些人,他們也許算不上大奸大惡之人,但是如果對他們大發善念、心慈手軟,那就是在姑息養奸,受傷害的不只是你自己,還有和你一樣的老實人。

做人要懂得,心再善良,也要對以下這三種人「狠」。對這些人,你的善良要帶點鋒芒,該狠就狠,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01極度自我、極端自私的人

這世上沒有人能夠保證不犯錯,當我們的身邊人犯錯的時候,我們應該將心比心,用寬和的心態去對待他們,可以指出對方的問題,但一定要心懷善意。

但是,如果是一個極度自我的人,是容不得他人犯下一丁半點錯誤的,不是抱怨苛責,就是冷眼相看。而如果是他自己犯了錯,哪怕嚴重很多,他也會覺得沒有什麼。

有個女生和她的男朋友,平時相安無事,男友能夠維持表面上的平和;但是一旦她做什麼觸怒了他,他瞬間就會瘋狂變臉,對女生進行各種辱罵和指責,然後就會很長一段時間不跟她說話,美其名曰「要讓她吸取到教訓」。

顯然,這就是一位極度自我的人。極度自我的人,往往還伴隨著極端的自私自利。對女朋友尚且如此,對待他人自然更是只考慮自己的利益。

這樣的人,為了私利,可以利用各種感情,他和別人做朋友,只是因為別人能夠掏心掏肺對他好,而他自己永遠不會對別人有一點點好。

對待極度自我、極端自私的人,我們必須採用最狠的方法,跟他們一刀兩斷,避免自己的人生陷入泥潭。

生活本是如此美好,不必總是盯著鏡子上的污點看,抹除這個污點,我們才能夠看到窗明几淨的風景。

02攀高壓低、嫌貧愛富的人

生活中,我們常見這樣一群人,把攀高壓低、嫌貧愛富的特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面對權貴,他們滿臉諂媚;面對弱小,他們驕矜自傲。

他們對於生活在高處的人,充滿了嚮往,並會用熱情的態度攀附他們;他們對於落魄的人,則是常懷優越感,用各種手段和方式將他們踩在腳下。

這樣的人出現在你的身邊,就會成為你的隱患,不斷地消耗你。

當你落魄時,他們給你的白眼,會讓你感到沉重;當你得勢的時候,他們對你的討好,會讓你迷失自我。

狠心遠離這些人,不給他們靠近你的機會,是對自己的保護和對美好的守護。

03不懂感恩、不知回報的人

主持人孟非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意是:有人請你幫忙,你第一次幫了他十分,第二次只幫了他七分,那麼他不但不會感激你,反而還會覺得,你欠了他那三分。

有同事找小A借5萬塊錢,小A出於同事之間的情誼,將錢借給了他。過段時間後,小A急於用錢,找那個同事還錢的時候,對方卻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憤怒,並表示說:我們這麼多年同事情分,你為何要催著我還錢?

對於一個不懂感恩的人來說,他們最擅長的就是得寸進尺,乞求別人的幫助,但是如若對方沒有拿出最大的誠意、盡到最大的幫助,他們便會反客為主,讓自己占據主導地位,反而還對曾經幫助過他的人嘴碎,嫌棄幫助他的人。

不懂感恩的人,大多數不一定貧窮,但是他們肯定有一顆貧窮的心,占據著自己的底層邏輯,認為「我窮我有理」,別人就理所當然去幫助他、施捨他,而他卻不會去幫助別人。

對待這樣的人,一定要心狠,在一開始,就要果斷拒絕他們提出的所求,否則他們會依賴上別人的幫助,在過度消耗別人的情分,遭到拒絕之後,開始惱羞成怒、翻臉無情,反咬你一口,那時就悔之晚矣了。

《論語》有云:天下大同。

意思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中華民族應該親如一家,情同手足,團結和諧,一同繁榮。

但是,這樣的說法,應該把以上提到的這三種人排除在外。

極度自我、極端自私的人見不得你好,攀高壓低、嫌貧愛富的人會把你當跳板,不懂感恩、不知回報的人會反噬你的生活。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這樣的匆促,在有限的生命里立足,無需把太多時間,消耗在這三種人的身上。

這三種人雖然不會致命,不會直接導致一個人身陷囹圄,或者是家財散盡,但是跟這樣的人相處得久了,你的價值觀可能會發生偏移,你的福緣可能會被消耗殆盡,連頑強的意志力都會被拖垮。

所以,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請儘早地遠離他們,撇開和他們的關係,對他們狠一點,對自己溫柔以待,將人生的重心放在那些值得善待的人身上,如此,世間終究會有光明復甦,否極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552fd6e210fe58dc066688068d48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