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中含有茶多酚、兒茶素等
多種營養成分
被很多人奉為養生飲品
但如果「喝錯了」
可是暗藏危機!
浙江68歲的劉大伯就是典型的茶飲愛好者:年輕的時候開始養成喝茶習慣,如今依然每天都要喝點茶。
可近段時間,劉大伯總感覺喉嚨里有東西卡著,吐不出來也咽不下去,本來以為是咽炎,可買了藥服用卻不見好轉。直到後來連喝水都變得困難,他才在老伴兒的陪同下到了醫院檢查,結果被確診食管癌晚期!
經過詳細問診後,醫生認為劉大伯的食管癌與長期喝熱茶有關——長期喝燙茶導致食管黏膜受損,被食管癌盯上了。
資料圖。(記者 方陽 攝)
那麼,經常飲茶的人
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嗎?
來看看醫生的說法
茶葉本身並不致癌
真正可能致癌的是這三種茶!
事實上,茶葉所含的茶多酚
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
能有效清除對人體有害的多餘自由基
要特別警惕的是這三類茶
01、霉變茶
茶葉一旦霉變後,泡出的茶水不但沒有茶香,還可能會引發腹瀉、頭暈等症狀,一旦發現茶葉霉變就不要喝了。
02、焦味茶
製作茶葉時如果烘烤過度就可能會產生焦味,導致茶葉的某些成分被破壞,甚至產生一定的致癌物,因此要儘量遠離焦味茶。
03、過燙茶
飲用過燙的茶會導致食管黏膜被灼傷,反覆刺激就可能會增加食管癌、胃癌等癌症風險。
長期喝茶和喝白開水
誰更健康?
也許有坊友會問
在日常生活中
選擇喝茶還是喝水
哪種更益於我們的健康呢?
其實無論喝茶還是喝水,都要掌握一個度。如果過度熱衷喝茶,把茶當水喝,可能會引發下面這些危害!
損傷腎臟:茶能利尿,過度喝茶會導致頻繁排尿,還可能會導致咖啡鹼攝入過多,從而加重腎臟的負擔,損傷腎臟。
失眠頭痛:茶葉中有生物鹼,過度喝茶會導致中樞神經過於興奮,導致人心律不齊、失眠頭痛、心跳加速。
尿路結石:茶葉中的草酸含量高,喝多了可能會誘發尿路結石。
腸胃不適:茶葉中的茶多酚會加速腸胃的蠕動,刺激胃黏膜,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引發胃部不適。
此外,有尿結石的人、失眠人群及患有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建議儘量不喝茶或少喝茶!
相對而言,白開水則是每個人都能喝的一種健康飲品,喝水能保證身體水分的充足,維護血管、皮膚及腸道健康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輕體力活動成年女性建議每天飲水1500毫升,男性建議1700毫升。
儘量別喝高於70℃的燙茶!
56℃-60℃對健康較為有利
有研究表明
飲用70℃茶或溫度更高的茶的人群
患食道癌的風險
比正常人高出了8倍
飲用65~69℃茶的人群
患食道癌的風險
是飲用溫度低於65℃者的2倍
喝茶時
茶水溫度介於56℃-60℃
對健康較為有利
劉大伯因長期喝燙茶引發食管癌的案例也正印證了這一點。就在今年4月,上海居民癌症發病率公布,食管癌位列發病率癌譜的第14位和死亡率的第9位,「殺傷力」不容小覷。
飲茶最佳溫度的關鍵
不是溫度本身
而是食道和胃黏膜的承受能力
根據醫學專家解答,食道最外側由黏膜組成,它是一層由上皮組織和結締組織構成的膜狀結構,能分泌黏液,是人體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但是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60℃的溫度,超過這個溫度,食道的黏膜就會被燙傷,而剛剛沏好的茶水,溫度高達80~90℃。
再次提醒
儘量別喝高於70℃的燙茶!
轉發提醒身邊的人!
來源:新聞坊、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