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亭上望繡林
文/石清華
「五一」長假,應堂妹之邀去石首繡林吃喜酒。到紅綠燈處時,兄弟姐妹們已吃完早餐,我與老婆只拿一個饅頭上車。
上車後,幾個五十歲左右的堂弟妹異口同聲:「清華哥,你好。」她們濃妝艷抹,打扮得很是標緻,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我卻有種別樣的感覺。
話不投機半句多,悶坐打瞌睡也好,似乎一會兒即到了繡林的新天地小區。新婚新房新裝修,面積雖只有一百一十幾平方米,但裝修既簡樸又大方,一切都顯得恰到好處。一個農民家庭奮鬥了一輩子,為兒女在縣城築得一個幸福的港灣,也很不容易的。
不一會兒,新娘駕到,與幾個陪伴者進入新房後迅速關上房門。緊接著幾個年青後生趕到,用力叫喊、敲門,後又圍上了一群要糖果吃的小孩大呼小叫,十分熱鬧。隔門說笑了一陣子,房門突然打開,擠在最前面的小男孩撲倒在地,新娘馬上抱起,塞給他一把糖果。年青的後生大笑起來:「啊,新娘子,你的兒子都這麼大啦。」新娘和陪伴將糖果撒滿客廳,給每位成年人敬煙。屋子裡充滿歡樂,這種鬧房的風俗,大約是主人圖個喜慶、吉祥吧。
喝過雞蛋糖茶後隨即午餐。叔嬸、兄妹、兒孫,四世同桌二十幾人。大家面帶喜色、彼此說笑。我雖然不太熟悉,但看晚輩們的模樣和言語,就知是哪個兄弟或姐妹的子孫。晚輩們不敢貿然相叫「大伯、大舅、爺爺、舅爺爺」,由於相互不能確認,要是彼此出錯,那多難堪。還沒有出五服(本身的上祖下孫五代人),居然有些生疏了,可親戚只有今生呀。這全是我的錯:年青時要拚命讀書跳「農門」,以致六親不認。工作時要努力幹事,如干不好怕別人笑話農民的後代就是差勁,因而沒時間交流。時間一久,就有了誤解,他們怕我看不起,我則對他們了解不夠,且對許多鄉村習俗一竅不通。借著喝酒,一吐心裡話:「我們祖祖輩輩都是臉朝黃土、背朝青天的農民,我跟大家是一樣的。要說有什麼差別,就是現在退休了,每月的生活費比你們多一點,以後你們有什麼活動,只要通知我,一定準時參加。」
「行,我們還必須耕地種田、干點別的事,今後相聚時叫上你。」
我的那些兄弟姐妹絕大部分是忠厚老實的農民。在這些祖輩中,我算是有文化的、觀念先進一點,但充其量也只算中等素質。子輩中除幾位高級知識分子外,剩下的稱得上中等素質的恐怕也不多。但願祖、父輩們盡其所能,使子孫們勝過前人,生活更美好。
午餐後打麻將,我一點興趣也沒有。於是獨出羅家廚房,過山水一品小區,步行約二十分鐘,進南嶽公園大門。
下午一點左右,是一天氣溫較高的時候。穿著單衣伴著高興的陽光,有點熱汗外滲,但彳亍在山南坡樹蔭下的公路上時,搖曳的綠葉、鳴叫的小鳥、遊人的說笑,已讓陽光的熱情藏了起來。登上望江亭所在的山頭,來到祖師殿前。大殿建在比較平坦、面積較大的山頂。此處是南嶽山的最高處,相對高度一百二十米左右,基本沒有樹竹遮擋,可以一覽四方。繞著祖師殿不大的平台轉了好幾圈。在高低、方位不同的地方觀長江、看繡林,才有了個大致的輪廓。
縱觀,從西北而來的長江大堤北岸,依次是朝南的三個小洲。三個小洲呈W形,從西向東的兩條支流向南拐彎,一頭撞到堅硬的南嶽石山上,也許把頭都碰痛了,又折向東邊的支流北去再折向東。長江在靠近繡林鎮時,分為三岔,碰到馬鞍山、筆架山、南嶽山,也許交不起買路錢,又折回滾滾東去。橫看,江水從西邊的藕池來到繡林時北去、南下、又北去,呈橫S形。三洲中間的高處比江面高不了多少,只能看到高低差別不大的樹。據說小洲是國家的稀有動物麋鹿的養殖基地,從南面看去,幾乎看不到行人去處,其經濟價值我不知道。如開發為水上遊樂場,這萬里長江上的「十八灣」可能成為石首市的一個亮點,其商品價值也應是可觀的。
江堤外有較大的外洲,洲上撒滿翠綠的樹、金黃的麥、兩三層的農家住宅。堤內與三山之間的西邊是成片密集的、高高的市民小區。東邊是高大的煙囪,據說是石首市最大的工業基地——玻璃廠。祖師殿南邊,是較大的住宅區。三十層樓頂屹立的「江山一品」似乎就在腳下,緊挨著的是市委住宅區、新天地等,寬闊的公路在筆架山與南嶽山的斷處把兩片主城區連接在一起。中心區東南是碧水浩蕩的湖,湖邊七零八落地聳立著已建和在建的房子。西南是開闊的經濟開發區,大多冠以農產品交流、食品加工、某某高科技等名稱,其內涵是我等外行人無從知曉的。
從祖師殿徐徐返回時,公路南的坡邊有一溜小房子,屋脊一面有較高的牆。牆南門北邊有一塊很大的牌子豎立著:石首市毛體書法協會。那面牆上鐫刻著廖昌慶手書毛澤東主席的「北國風光」。我是書法外行,但覺得很是好看。首先是字大的大、小的小、多筆、殘筆、異筆交替出現,給人以抑揚頓挫之美。其次是龍飛鳳舞的字體形態各異、變化多端。如「山」字不是字,而是畫了一座挺拔中兼有秀氣的山,寫「下」字時,就在上字的下面打上散得很開的三個點,要不是能背這首詞,根本就不知道這是「下」字。寫「舞」時,末筆的一豎占去了兩個字的位置,那細長的筆畫,時粗時細地扭動,恰如美女長袖輕舞,給人以圖畫美。字的大小差別巨大。如「頓失滔滔」的第二個滔字,只是在如波浪翻滾的「滔」字下畫上芝麻大的兩點,要是不細心尋找,以為是寫掉了一個字。如「秦」「唐」「驕」等字十分粗大,顯得氣勢豪邁。「今朝」兩字更是統領全篇,居高臨下,給人以意趣美。依依不捨地離開,那恢弘的意象仍縈繞在心頭。
偏離公路,沿厚厚的矮草步入綠樹叢中。沒多遠,火熱的一幕赫然跳入眼帘:在石塊上有一襲白紗裙輕飄在一年青人的身邊。年青人兩手抱著女孩的細腰,女孩的兩手纏著男孩的脖子,兩唇相貼、四眼火熱地燃燒,全然忘卻了世界。
下到入口處時,許多男女小孩圍著小商人自製的魚池釣金魚。每人出十元錢,商人給你釣魚工具、餌料,任你釣十分鐘。釣上的金魚給釣者,還給準備了裝金魚的小水瓶,服務熱情周到。釣者呢,不為魚,只圖好玩、快樂。
「媽,我釣到了一條。」
扎著羊角辮的小孩笑嘻嘻地向漂亮媽媽報告自己的成功。
「芳芳,你真棒。」
說完向女兒豎起大拇指,可卻取不出魚鉤。媽媽上來試圖用力將魚鉤外往拉。
我趕緊走過去:「不能拉,這樣會把小金魚拉死的。應輕輕捏住金魚的小嘴,把魚鉤往後退一下,鉤就取出來了。」
「謝謝。」
「不用謝。」
來往的遊客不禁駐足,欣賞這樣、那樣的美好畫面,其實客人也在畫中游哇。
夕陽西下,長江東流,青山滴翠,碧水閃光。再見吧,今生的堂妹;再見吧,美麗的繡林山水。
(2020年5月1日)
【作者簡介】石清華(男),退休教師。出身卑微,有幸長成,但歲月蹉跎,一事無成,只好勤奮幹事,踏實做人。胸無大志,交遊平民,酸甜苦辣,離合悲歡,滲透於心。然盼其覺醒,努力上進。替己謀福利,為國盡忠誠。暢敘平民事,共享人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