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鐵再原創丨教育自己(散文)

2024-01-12     真言貞語

原標題:周鐵再原創丨教育自己(散文)

教育自己

文/周鐵再

教育子女,不是想著說,是做著說,也即:邊做邊教。再一琢磨,本質是教育自己,也叫自我教育。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教育子女,眼睛不是盯著孩子,而是盯著自己。仔細一琢磨,望子成龍其實是自我成器。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就是個有一定道理的比喻。

教育子女,不是他們的每天一個樣,而是自己的每天有變革。仔細一琢磨,女子們看到的我們是不是每天都在努力向上著。

春節前後,我與媳婦,姑娘,外孫女做了三件我認為比較有意義的事兒。一是給老家村裡的老弱病殘送年貨,本打算讓外孫女一起送到,考慮到她才1歲半多一點,只讓她參與了裝東西,給她腦海留下個爺爺愛為小善的印記就是;二是帶著外孫女給岳母磕頭髮紅包,我先示範再教外孫女做,小小寶寶還真磕得挺像回事兒,給她腦海留下個爺爺愛行孝心的印記就是;三是進行了兩個家訪,一個是媳婦的同事,育有一子一女,個個成了大器;一個是我熟悉的一家子,育有一女,北大研究生畢業,以此給寶寶腦海留下個爺爺愛於求教的印記就是。

就我觀察,無論家富家貧,子女成器者,家長都有與眾不同的優良特質。所以當把教育子女認知到核心是教育自己的時候,我自然會去不恥下問,拜師取經,並且是誠心誠意去求。

我是農村的苦娃娃慢慢長大成人立業的,腦海對種田特別深印。一大塊田分成幾小塊由不同的戶主種,同田同種同肥同水,但絕對不是一樣的收穫,這與不同的戶主有關。同理,同樣的外部教育環境,但培育出的學子差別極大,這與不同的家長有關。所以教育子女的成敗仔細琢磨就會得出:其實是每個家長在趕考這樣一個基本結論。

從正向說,孩子最終成就的大氣、正氣、底氣、骨氣、傲氣、才氣,源於我們長輩的不瞎吃、不瞎喝、不瞎說、不瞎玩、不瞎干,升華到新的境界認知就是會吃,會喝,會說,會玩,會幹。

自我認知,是個幹不了大事兒,成不了大器,賺不了大錢的人,但時時在給外孫女傳遞一種:爺爺愛干「二愣子」的事兒就是大愛大德大徹大悟之事兒的信號源。

自我認知,幹不了卑躬屈膝的事兒,但時時在給外孫女傳遞一種:爺爺愛干敬老敬人敬天敬地等事兒的信號源。

身邊的實例不勝枚舉:明知道玩物喪志,卻又圖其所好「小朋友快來玩呀」;懂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道理,卻又一眼書都不去看;自己花天酒地,卻教育子女安分守己;自己遇到事兒一跳,二鬧,三摔鍋,卻讓子女冷靜思考,妥善處理;如此等等。所以,教育子女其實是從教育自己入手,先教育自己是明白還是糊塗,教育子女的重頭戲是教育自己,把自己教育好了,子女自然不會差,把自己教育走向完美,子女自然會成長到無憾。

用一種境界去看生活,生活就是無限的境界。生活總是一頁一頁地翻過,收穫的寶貴財富總是一點一點地積累,這就是最好的教育資源。

也許是誰的誰親吧,從小看大,我總感覺我的外孫女是棵好苗子。我是這樣認知的,她既是我們的血脈繼承,也是祖國的未來傳承。所以,我們要站起來看她、愛她、培養教育她。對她的養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媳婦有著一輩子教書育人的功底,我有著一輩子稱職軍人的本色,所以對外孫女的培養教育還真有著別人不具備的優勢,同時也自然基本形成了精神構架以我為主,知識構架以媳婦為主的養育模式,我在琢磨,只要功夫下到,她的未來不會比別人差。

人生就是走路,修路的過程,99%是修路,1%是才是走路。看準的事兒好好做,看準的人好好待,永不停息地往一個方向用力,最終就會有與別人不一樣的收穫。

【作者簡介】周鐵再(男),河南省盧氏縣人,二十三年從軍路,戎馬半生一世緣。2006年5月的某一天,突想用文字記錄些生活感受,於是就這樣做了,樂此不疲,與朋友共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71a1bac44d92d488a396194102637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