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5個IP影視同開,觀眾呼喚辛爽拍劇版《涉過憤怒的海》

2023-12-02     影視獨舌

原標題:至少5個IP影視同開,觀眾呼喚辛爽拍劇版《涉過憤怒的海》

2023年12月2日刊| 總第3437期

電影《涉過憤怒的海》上映一周,票房破3億,貓眼專業版預測票房升至7.41億,網友們不斷討論和解讀故事裡的細節和主題、遺憾部分和隱藏情節,不少人表示「不解渴、未過癮」。

與此同時,絲芭影視已拿下《涉過憤怒的海》的劇集版權,宣布將會把這個故事改編成12集精品懸疑短劇,原著作者老晃也在豆瓣標記了「想看」。

一時間,網友炸開了鍋,有人指定辛爽導演來拍,有人開始了雲選角,將其稱為「懸疑短劇里的好餅」。同一IP的影版和劇版有對比,就會有高下之分。除了《涉過憤怒的海》,其實不少IP都面臨著影版和劇版同台競技的情況。

如以張桂梅為原型的電影《我本是高山》由海清主演,電視劇版《大山裡的女校》則由宋佳主演;如《三大隊》就分別開發了影版和劇版,電影定檔12月15日,劇集將在愛奇藝播出。此外,還有《一人之下》《那個不為人知的故事》等IP也幾乎是劇影同期開發。

IP劇影同期開發,怎麼就在行業「熱」了起來?

01

可以看到,這波項目,大部分都是同一出品方或版權方來開發管理。

《我本是高山》的出品方第二位是雲南金彩視界影業,它也是《大山裡的女校》的報備機構。

Twentine小說《那個不為人知的故事》,電影版由悠藍傳媒立項備案,雷光林編劇,張岩執導,邱澤、郎月婷主演;劇版出品方是優酷和悠藍。

近年來,行業和製作方對IP開發更有規劃和趨於精細化。換句話說,「IP多、版權混亂、隨便作」的年代已經過去了,「留給製作方浪費IP的機會不多了」。

現在整體IP的存量水位都在下降,在心態上更加珍惜,以及在實操上如何實現一個IP價值最大化,是平台、主創的共識,如提前規劃開發和上線節奏、穩定主創團隊強化品控、一魚多吃強化IP生命力等。

隨著顧漫、桐華等言情大神級作者IP的開發殆盡,市場對Twentine這樣級別的IP作者更加珍視。《那個不為人知的故事》講的是臥底緝毒警和文物修復師的虐戀,邱澤此前在《當男人戀愛時》里演過糙漢,又有言情氣質,較為符合男主特色。

而劇版製作方交給了敦淇工作室,此前敦淇工作室就開發了Twentine的小說《打火機與公主裙》,將其改編為《點燃我,溫暖你》,不論是選角還是製作風格都令人眼前一亮。

懸疑短劇市場這邊,在紫金陳之後,好IP短缺對這一賽道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而《涉過憤怒的海》是難得的種子選手,目前這部劇版權在絲芭影視手裡,若是平台介入,勢必要奔著S級項目去的。

《三大隊》的版權則都在陳思誠的公司,電影的出品方前二位為萬達影業(海南)、壹同傳奇,導演戴墨來拍;電視劇則是萬達電視劇、新媒誠品、騁亞影視聯合出品,導演是執導過愛奇藝網劇《獵罪圖鑑》的邢鍵鈞。

《一人之下》自不必說,作為國漫里的頂級IP,2021年騰訊影業同時啟動了電影和網劇的開發,如今許宏宇執導的網劇《異人之下》第一季已經播出,第二季已開機;烏爾善執導的電影版也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跟觀眾見面。

02

時代變了。

若是放在以前,不論電影還是劇集,緊隨其後的那個總有「蹭IP、蹭熱度」的「爛戲圈錢」嫌疑,但現在,網友對同一IP劇影PK的態度完全不同了,如《涉過憤怒的海》,雖然網友對絲芭影視的認知多為偶像造星公司,但更多人的想法是「電影好看,期待劇版更好」。

一方面,以辛爽為代表的網劇導演,所拍攝的精品懸疑短劇作品集影視兩種形式之長,很大程度上縮小了電影和劇集在大眾心理層面的落差。

另一方面,觀眾也愈發認識到電影和劇集這兩種形式在講故事上的各有所長和各有所短。如《三大隊》講的是刑偵大隊隊長帶領的三大隊在辦理一起惡性案件的過程中導致嫌犯之一意外死亡,多人被判入獄,出獄後依然堅持以普通人身份追蹤在逃嫌犯的故事。

時間跨度長達十二年,主角充滿悲情感,或許劇集會更有展開敘述和延宕情緒價值的空間;但電影可以將案件情節和人物宿命極致化。

拿《涉過憤怒的海》來說,劇版在選角這一環很難超越影版的前提下,觀眾很期待其他環節能有所加分,或者彌補電影的留白之處。

此外,近年來,電影和電視劇主創的界限正在「不斷消融和模糊」,尤其是導演、演員流動劇烈,影劇兼顧。像周迅這樣的電影咖下凡、電影大導拍網劇已經不再是新鮮事,而如今張譯、于和偉、雷佳音等演員在電視劇和電影里已經實現了「通吃」局面。

如此一來,同一IP的電影版和電視劇版對於觀眾而言其實在賣相上「區別不大」。如《三大隊》電影主演為張譯,電視劇這邊則是秦昊,張譯的國民號召力vs秦昊在懸疑市場裡的基本盤,在不納入製作品質為考量因素的前提下,很難說誰更勝一籌。

03

觀眾對電影與電視劇的期待,很多時候都不盡相同。

如言情、玄幻IP,往往就是電視劇比電影成功,電視劇有大量的時間展開情節,適合傳達東方情感模式下內斂含蓄、綿長細膩的感受,可以讓觀眾在男女主的愛情故事裡體驗纏綿悱惻的情緒價值。可以看到以往很多青春校園、言情IP和玄幻IP的電影翻拍都不盡如人意。

在懸疑故事這塊的主題、人物、情節和視覺上,電影和電視劇可以各有側重。

據貓眼專業版顯示,電影《涉過憤怒的海》想看用戶畫像構成為:女性觀眾占比67.9%,男性觀眾占比32.1%,男女占比三七開,和《狗十三》相似。

要知道,靠催淚、溫暖的情緒價值贏得人心的《你好,李煥英》男女受眾比例近乎三七開,暑期檔爆款《消失的她》男女受眾占比為24%和76%。這個比例非常接近劇集市場所定義的女性向作品。

據骨朵數據顯示,懸疑劇里,《漫長的季節》男女占比五五開,《隱秘的角落》男女占比分別為44%和56%,網劇《唐人街探案》男女比例則是56%和44%,總體受眾比例較為均衡。

而《獵罪圖鑑》用戶畫像男女受眾比例是三七開,是非常明顯的女性向懸疑作品,比起懸疑事件和推理情節,觀眾的看點更多的在人物,以及畫像師的視角帶來了更合女性觀眾胃口的審美體驗。

對於觀眾而言,電影《涉過憤怒的海》的主題和情緒是女性向的,刺激情節和視覺是男性向的,但主題、情緒和人物帶來的「後勁兒」,是高於緊湊情節和視覺奇觀的。劇版《涉過憤怒的海》是承接電影受眾的看點將其發揚還是重開一局,怎麼選至關重要。

文/飛魚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4eafef39630e403ef65a5e5eefe9d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