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關是進入家中後的第一個空間,它是否實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家的舒適度。
我家當時在裝修玄關時,其實就有些考慮不周,零零總總踩了七八個坑,到入住後才覺得有些後悔……
如果再讓我重新裝修一次的話,我發誓下面這8處我一定不會再做錯!
一、鞋櫃沒有透氣孔
當時鞋櫃其實是是定製的整體櫃,別的都還好,最大的問題就是忘記預留透氣孔,導致鞋櫃內的空氣流通能力極差,尤其是夏天的時候,一打開櫃門……那異味真的挺難聞的。
二、沒裝輔助光源
玄關當時只做了一盞頂燈,其餘的空間忘記做輔助光源,導致後面換鞋、拿柜子裡面的東西時,總是有摸黑的感覺,但你要說看不見吧,倒也不至於,只不過用起來體驗沒那麼好就是了。
三、鞋櫃直接做到了底
當時聽師傅忽悠,直接就把鞋櫃做到了地板上,後續才發現是真的太尷尬了,進出家門的時候每次都要打開柜子拿鞋換鞋,要多不方便有多不方便,但直接扔在地上呢,又會非常顯亂,留出個15厘米高的懸空換鞋區就好了。
四、鞋櫃內應該做活動板的
我個人的建議是,鞋櫃內最好是留出一個或者多層活動板的空間,一來是為了能靈活收納各種鞋子,二來也是為了能放得下靴子之類的高幫鞋,像我家,櫃板就留得縫隙較低,結果後面稍微高點的鞋子都放不進去,更別說是那種高跟鞋了。
五、開放櫃格留小了
如果是一體式的玄關櫃,那麼中間的開放櫃格才是真正決定收納實用性的地方,如果開放式櫃格留的空間太小,那麼後期進出家門時一家人的包包、鑰匙、手機等物就會出現沒地方放的尷尬局面,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六、如果要裝電器,玄關櫃要預留插座
如果你有裝烘鞋機,或者把掃地機器人放在玄關的打算,那麼玄關櫃內還是建議大家預留插座的,畢竟後期如果再想加裝,要麼就得走明線,要麼就得拆柜子,怎麼想都不方便。
七、換鞋凳融入櫃體更省空間
玄關的換鞋凳基本上每天都會用到,畢竟彎著腰單腿站著換鞋,有時候也挺不方便(對於那些長款鞋類),但如果是後期買單獨的換鞋凳,放到狹窄的玄關難免會覺得有些擠,還是建議將換鞋凳融入櫃體,會更省空間些。
總而言之,我家在入住後,玄關就發現了上面這幾處比較大的問題,真的是有些後悔,如果能重新裝修一遍的話,我發誓不會再做錯!
你家的玄關又踩了哪些坑呢?也歡迎分享一下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