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戰「疫」多面手

2020-02-09     六安時事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梅山鎮全鎮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戰鬥中。這其中,許多退役軍人勇當先鋒,關鍵時刻活躍在防控一線,充當戰「疫」多面手,用實際行動展現了軍人「離軍不離黨、退伍不褪色」的責任擔當。

他們是防疫知識宣傳員

「廣大居民請注意,防控疫情從我做起,不串門、不聚會、戴口罩、講衛生、勤洗手、多通風……」青山社區,退役軍人志願服務小隊正用隨身佩帶的小喇叭流動播放疫情防控知識,退伍軍人楊健鏗鏘有力的聲音不斷從喇叭中傳出。巷口的居民看到就說:「喇叭一響,他們一到,大夥就意識到防疫防控的重要性,我們也儘量不出門,我們幹不了啥,但也不能添亂!」

退役軍人志願者在街巷用喇叭進行防疫宣傳

紅軍廣場,退役軍人志願者易英祥,一邊帶著喇叭,一邊拿著宣傳單,遇到外出的人員,耐心勸說他們不要外出,帶好口罩,做好防護。看到社區工作人員辛苦,他又捐贈了六箱蘋果,笑著說:「再不吃就壞了,拿給一起防控的夥伴吃,這段時間都辛苦了!」。

易英祥捐贈的蘋果

他們是防疫「城門」守衛員

面對嚴峻的疫情,各村都在主要道口設立了防疫值班崗。船沖村書記、退役士官閔永兵,從疫情警報響起至今,未曾休息過一天,每天堅守在村級道口執勤和巡查崗位上。他的父親,一名老黨員,同樣也是一名需要時刻照顧,定期透析、身患尿毒症和肺癌的老人,面對無法顧家的兒子,大力表示理解,他說「兒子是村裡的書記,還當過兵,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家裡的困難都不是困難,我也是名老黨員,這個時候,一定全力支持!」。

閔永兵用敲鑼的形式在村裡開展巡查

汪沖村委會主任潘敬軍,在村裡緊缺防疫物資的情況下,通過各渠道協調籌集物資,購買200個口罩捐獻給村民。自己還帶頭成為村道卡口「守夜」人,不管夜晚颳風下雨還是濕寒交加,一刻不曾退縮,他說:「我既是一名退役軍人,又是村裡的主任,做好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眾的安全,都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他的這種精神帶動下,全村共有近百名志願者積極主動參與其中,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

潘敬軍在村道卡口值夜班

他們是防疫後勤保障員

「車什麼時候到?」「馬上就來!」「飯送到了麼?(棚送到了麼?口罩、消毒液送到了麼?)」「都送到了!」每天,這樣的對話都要在梅山鎮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和執法中隊隊員中響起。疫情就是命令,梅山鎮執法中隊,作為全鎮唯一一個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是退役軍人的單位,全體隊員,成為了全鎮防疫後勤的保障員。

抽調到社區的張友彬、王永貴動承擔起社區各巷口及小區值班人員的送餐工作。為了讓所有在崗人員吃上熱飯菜,他倆每次都先送餐,等送餐工作結束後再吃飯。由於值班點多而分散,一次送餐時間就長達四十多分鐘。天冷,等送餐完畢,自己的飯菜早已涼了,對此,他倆毫無怨言,總是說「我們身體素質好,吃點涼飯沒關係!」。

張友彬、王永貴為值班人員送餐

2月6日突遇雨雪天氣,為了能更好的開展防控工作,縣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梅山鎮30個擋雨棚。這麼多雨棚,運輸和安裝成了大夥的難題。中隊副隊長儲修軍知道後,自告奮勇去拉,一個雨棚加上配件100多斤,他一個人硬是來回裝卸運送了3趟,才將每個雨棚送到社區幹部手中。當一堆待安裝的雨棚配件送到社區時,抽調各個社區的退役軍人隊員們又成為了雨棚安裝主力軍。

安裝雨棚

他們是一群「最可愛的人」,疫情在前,不講條件,不說困難,一聲令下,毅然決然衝到防控一線。用過硬的作風,義無反顧的態度,詮釋了新時代軍人的鐵血本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4ACKXABjYh_GJGVJsu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