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總理首次訪華 是一次中意關係「再調整」之旅?

2024-07-27     華商網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

今年以來穩步推進的中國對歐外交,本周又將迎來重要節點。27日至31日,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將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多個「首次」,預示此訪的非同尋常——這將是梅洛尼上任以來首次訪華,她也將成為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後首位訪華的歐洲國家領導人。此訪還將是新一屆歐盟委員會主席選舉以來歐洲領導人首次訪華。

同時,此訪也是中意一些重大合作因外部干擾生變的情況下,意方尋求對中意關係做出「再調整」的外交行動。分析認為,歐美政局變動之際,義大利想在中美歐之間維持平衡,爭取利益最大化。

平衡的「外交舞步」

現年47歲的梅洛尼於2022年10月宣誓就任義大利總理。她及其所在的義大利兄弟黨在該國政治光譜中屬於極右翼。

她的上台也在義大利政壇打破兩項紀錄——成立了義大利二戰後最右政府,誕生了義大利史上首位女總理。

這將是梅洛尼上任後首次訪問中國,多重背景引人關注。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在一場政黨活動發表講話 圖:中新社援引義大利安莎社

第一,今年恰逢中意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周年。中方期待兩國能鞏固傳統友好,弘揚絲路精神,推動中意、中歐關係行穩致遠,為世界和平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歷史上看,中意是東西方文明的傑出代表,早在兩千多年前,古老的絲綢之路就讓遠隔萬里的中國和古羅馬聯繫在一起。進入當代,中意關係不斷煥發新的生機。197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義大利建立外交關係,明年兩國將迎來建交55周年。

梅洛尼上台以來,雖然未曾訪華,但中意近2年依然通過高層接觸保持合作勢頭。去年,義大利總統、外長相繼訪華。今年7月,義大利企業和「義大利製造部」部長訪華。

第二,梅洛尼此訪也是中意合作、中歐關係出現新變化後的一次訪問。

從中意關係看,2019年,義大利曾成為七國集團中唯一與中方簽署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的國家,但去年意方並未續簽這一協議。外界解讀,這是由於意方受到美國施壓等政治因素干擾,以及一些經濟因素的影響。

從中歐關係看,它近年來總體保持發展,但也出現一些新問題新挑戰。特別是一段時間以來歐盟用「合作夥伴、競爭者、制度性對手」三分法定位對華關係,為中歐關係增添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最近,歐盟對華加征電動車關稅更使中歐關係蒙上陰影。作為歐盟重要成員的義大利,其對華外交不可能不受影響。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高級客座研究員諾亞·巴爾金認為,梅洛尼希望此訪能夠緩解義大利退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後與中國的緊張關係,為義大利企業打開市場,並吸引中國投資。但同時,她還須確保義大利不會偏離布魯塞爾正在推行的所謂「去風險化」議程太遠。其「外交舞步」必須保持平衡。

第三,梅洛尼訪華,也正值歐美處於政局變動的關鍵時刻。

歐洲議會選舉後,右翼勢力愈發壯大,也對法德這兩個歐盟軸心國的國內政治產生影響。

在法國,新政府尚未組建,總理人選未定,奧運會後政局走向牽動人心。在德國,總理朔爾茨宣布尋求明年參選連任,但社民黨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他是合適人選。在法德遇到國內棘手問題之際,義大利更需在維持歐洲統一戰線方面發揮領軍作用。

大西洋的另一邊,美國大選臨近,民主黨「臨陣換帥」。如果特朗普「回歸」,歐洲將面臨更大壓力。這也將促使包括義大利在內的歐洲國家思考:如何開展更獨立更平衡的外交。

歐爾班(左)和梅洛尼 資料圖

可能訪滬,經濟合作是看點

據外交部消息,梅洛尼訪華期間,習近平主席將同她會見,李強總理、趙樂際委員長將分別同她會談、會見,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另有消息稱,梅洛尼訪華期間,多家義大利生產商——如輪胎製造商倍耐力、能源集團埃尼、航空航天與國防巨頭萊昂納多公司、葡萄酒生產商、時尚奢侈品集團等——將受邀參加於28日、29日在北京舉行的中意商業論壇。

除中意商業論壇外,據稱梅洛尼還將在30日赴上海會見當地官員和商界代表。

綜合分析人士看法,梅洛尼訪華期間,可能聚焦幾大議題。

首先,中意在新形勢下如何推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中方此前表示,中意都能從歷史和文明的廣闊角度包容對待彼此的不同,尊重各自的發展道路。中國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引擎,也會為中意合作帶來新機遇。

而在世界變亂交織、地緣衝突再現歐洲、全球經濟復甦前景存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中意也需要攜手努力,踐行多邊主義,為世界和平穩定和中歐關係健康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梅洛尼訪華也是一次增信釋疑之旅,她可能澄清外界對義大利退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誤解,以求調整中意關係,管控矛盾。

一位中方分析人士指出,義大利選擇退出並不等於跟中國「脫鉤斷鏈」。包括中小企業合作在內的中意經貿往來仍舊十分密切。

其次,中意的經濟合作也是重要話題,尤其是綠色技術和電動汽車領域備受矚目。

據悉,此次中意商業論壇上,設有一個關於汽車行業的專題討論會。

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後,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本地化生產成為關注的重點。有消息稱,義大利政府考慮接管跨國巨頭Stellantis集團旗下已經停產的兩個汽車品牌,將其使用權轉讓給中國汽車公司。後續可能開出更多條件,激勵中國車企在義大利投資設廠。

米蘭理工大學戰略學教授朱利亞諾-諾奇認為,中意在經濟上互有所需——義大利產品依賴出口,而中國是世界上許多產品類別(如奢侈品)的最重要市場。反過來,義大利可充當中國產品進入歐洲的門戶。

再次,梅洛尼訪華期間,中意也可能就一些分歧問題交換意見。

據報道,梅洛尼預計對所謂中國「產能過剩」,以及烏克蘭危機下的中俄合作等問題提出關切。

米蘭天主教大學教授貝阿特麗斯·尼科里尼認為,梅洛尼訪華,顯示中國仍然是一個關鍵的地緣政治參與者,特別是在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亞太地區。儘管退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義大利仍希望與北京保持開放的對話。

尼科里尼說,預計再過幾個月義大利總統也可能訪華,表明義大利政府和奎里納萊宮在處理對華關係上協調一致。在複雜地緣政治格局中,義大利面臨平衡外交、維護自身利益的挑戰。

來源:上觀新聞

編輯:曹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4751311da1363c5317b44eb8adf99ab.html
















最好的安排

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