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痔」者注意!痔出血不是小毛病,小心極重度貧血找上您

2024-06-18     湖南醫聊

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這個疾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很多人因為出現大便時便血或肛門有腫物脫出等相關症狀後發現自己可能患了痔瘡,但其中絕大多數人認為痔瘡出血自己局部用點藥就可以了,反覆便血也不引起重視。

殊不知痔瘡反覆便血可能是導致你出現極重度貧血的罪魁禍首。

病例詳情

近期澧縣中醫醫院肛腸科收治了兩名痔瘡反覆便血而導致中、重度貧血的患者,皆因痔瘡反覆便鮮血,滴血甚至噴射狀出血未引起重視,直至出現頭暈、心慌、氣促不適等全身症狀後才至醫院就診,其中一名患者甚至在就診過程中發生了暈厥。

門診醫生完善專科及其他輔助檢查後診斷為「環狀混合痔」、「慢性失血性貧血」收住入院。

正常男性血紅蛋白應達到120-160g/l,女性應達到115-150g/l,但上述兩名患者血紅蛋白分別低至63g/l及39g/l,分別達到了中度、重度貧血。

入院後予輸血對症處理,待貧血部分糾正後行混合痔手術干預治療,術後患者恢復理想,1月後電話回訪,兩名患者均訴便血及痔核脫出症狀已完全糾正。

一、什麼是痔瘡?

痔瘡是指人體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及肛緣皮下靜脈叢發生擴大、曲張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主要症狀表現為便鮮血、肛內腫物脫出、肛門疼痛或異物感、肛門潮濕瘙癢等。

根據臨床表現外痔可分為結締組織性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炎性外痔。

內痔可分為四期:

1、I期內痔主要表現為便時帶血或滴血,便後出血可自行停止,無痔核脫出;

2、II期內痔主要表現為常有便血,排便時有痔核脫出,便後可自行還納;

3、III期內痔主要表現為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勞累、負重時有痔核脫出,需手托回納肛內;

4、IV期內痔主要表現為可有便血,痔核持續脫出或還納後易再次脫出。

內痔達II-IV期則需手術干預治療。若出現相關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肛腸專科門診就診,儘早治療避免出現嚴重後果。

二、痔的預防

1、保持肛門清潔,堅持每日便後及每晚溫水清洗

2、避免肛門局部刺激,避免抓撓,便紙宜柔軟,不穿緊身褲和粗糙內褲

3、養成定時及良好的排便習慣,勿入廁久蹲,蹲廁時間小於5分鐘,便秘時指導患者繞臍周順時針按摩腹部,每日3次,每次20-30圈

4、避免增加腹壓,避免用力排便、咳嗽、久站、久蹲

5、堅持提肛運動:深吸氣時收縮並提肛門,呼氣時將肛門緩慢放鬆,一收一放為1次,堅持每日晨起及睡前做1遍,每遍20-30次

6、保持心情愉悅,規律作息,防寒保暖,謹防感冒。

來源:澧縣中醫醫院 肛腸科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397aeabbe20e81be0ee258bbc78cc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