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調查!長城汽車提交應對材料,並加快在歐建廠選址

2023-10-23     車市觀察

面對歐盟的反補貼調查,以評估是否需要徵收關稅。外資車企紛紛表態要謹慎對待,歐洲銷售者甚至對中國電動車的認可度提高。國內車企在比亞迪表態不怕查之後,也開始發聲,長城汽車已率先提交應對材料,並加快在歐建廠選址。

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正在進行中,不僅讓中國電動車企業充滿了未知和不確定性,外資車企同樣受到不小影響。寶馬汽車公司財務長瓦爾特·默特爾警告稱,不要在歐盟範圍內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並擔心中國會採取反制措施。

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和保時捷集團的執行長(CEO)布盧默說:我們不如把精力集中在如何在這裡創造有競爭力的產業框架條件上,只要自己強大起來,就不必害怕歐洲以外的競爭。打不過,就耍賴?這樣的行徑讓人不齒。

10月初,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表示:「我們是一家上市公司,需要以透明和開放性分享信息的方式進行管理。因此,我們不擔心歐洲正在進行的任何調查。」不怕查,將繼續推動公司在歐洲實現強勁增長。

身為國內新能源車企「扛把子」,比亞迪的率先表態是責任也是擔當,當時車市觀察就認為,可能會有更多車企站出來,積極應對不合理的調查,只是沒想到第二家表態的車企還是私營車企—長城汽車。

10月23日,長城汽車總裁穆峰表示,「對於歐盟反補貼調查,長城汽車率先應對,已經於本月11日第一個提交應對材料。中國汽車出海會坎坷,但我們堅定不移,加快出海步伐!」,相對比亞迪高管發聲,長城汽車已經向歐盟委員會提交了應對材料。提交材料的時間節點在10月11日,但是長城汽車並未聲張。

長城汽車深耕海外市場,銷售網絡覆蓋全球,已出口到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銷售渠道超過700家,至今海外累計銷售超130萬輛。今年1-9月,長城汽車海外總銷量超過21萬輛,同比增長近90%。不過,在歐洲市場銷量占比並不高。

2019年,長城汽車在俄羅斯建立了圖門工廠,生產F系列和H系列車型,除了在俄羅斯銷售之外,再就是出口歐洲市場,但是隨著俄烏衝突加深,這一出口戰略應該是被打亂了節奏。魏牌日照工廠也有出口歐洲的打算。

其實,長城汽車對歐洲市場垂涎已久,但是真正走進歐洲還是去年的事。去年10月17日開幕的巴黎車展上,隨著眾多國際車企巨頭的缺席,但是以長城汽車卻高調攜摩卡PHEV(Coffee 01)、拿鐵PHEV(Coffee 02)兩款車,歐拉帶去了好貓、好貓GT、閃電貓等車型參展,宣布正式登陸歐洲市場。

當然,這已不是魏牌第一次踏足歐洲,雖然品牌發布不久就參加了當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但是真正在歐洲銷售開來還是去年,計劃在歐洲實行「協作直營」的模式。新能源汽車賦予的時代紅利,助力不少中國品牌開始走出國門,一頭扎進了歐洲市場。當時,已有蔚來、嵐圖、小鵬、紅旗等多個品牌。

不過,對於歐洲市場的銷量,長城汽車並未單列明細。有據可查的是,去年11月21日,第一批300輛摩卡PHEV(Coffee 01)在上海港整裝完畢,正式發往歐洲。魏牌表示,此次300輛車將在德國市場交付首批用戶。

長城汽車表示在歐洲,已投放魏牌摩卡PHEV(Coffee 01)、拿鐵PHEV(Coffee 02)、歐拉好貓三款新能源車,2024年會引入更多車型。同時,長城汽車已經開始快速推進歐洲工廠的選址工作。

比亞迪汽車表態,長城汽車正式提交應對材料,兩個車企都是積極應對調查。當然,兩者在歐銷量並不大,尤其是電動車銷量,但是敢於發生一個態度。畢竟,現在汽車產業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局面,需要一個公平的、開放的貿易環境,單一調查和制裁不符合雙方的利益。隨著更多中國車企表態,壓力就會反轉回到歐盟這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1867b7cc3097726533e7d7904f79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