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賀蘭縣,驕陽似火,以往在太陽下山之前,很難在莊稼地里看到耕作的人。可最近每天的這個時候,賀蘭縣隆源村蔬菜扶貧示範基地里依然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線椒地里菜農們忙著採摘、揀選、過磅、裝車,好不熱鬧。
70年篳路藍縷,寧夏農業轉型升級的腳步從未停止,傳統農業鋪就沿黃古灌區萬頃腴田春華秋實。而今,寧夏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黃土高原夏秋蔬菜和設施農業優勢生產區,現代農業使寧夏蔬菜能夠四季生產、周年供應,並成為供港蔬菜的「明星產區」。
據了解,被香港特區政府漁農署授予「信譽農場」稱號的36個內地供港蔬菜基地里,寧夏占有11個,賀蘭縣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區位優勢,供港蔬菜基地的面積近年來不斷增大,由此不僅讓祖祖輩輩和土地打交道的農民完成了產業升級,附近村莊的移民們也因此「移」出了一片新天地。
具有敏銳市場觀察力的劉金平和幾個朋友一拍即合,注資200萬資金成立了寧夏綠香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並在賀蘭縣隆源村流轉了800畝土地用於種植線椒。
用劉金平自己的話來說,如果不是政府的政策好,祖輩與土地打交道的他肯定做不出這樣的「大事兒」。雖然是第一年種植供港蔬菜,可是劉金平的公司卻完全不愁銷路,珠三角那邊固定的幾個客商,全部就在庫房等著,每天五萬噸的產出量還是供不應求。
今年線椒銷售前景特別好,前段時間一斤可以買到兩塊一,最近價格降到了一塊九。這個價格,是種植辣椒歷年來最高的價格。
國家在發展優質農業方面施行的好政策不僅改變了劉金平的生活,也讓從大山里走出來的移民朋友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周妹兒幾年前從西吉老家搬遷到賀蘭縣隆源村,如今她和村裡其他的200多名移民一起在劉金平的公司里打工,女工一天就可以賺到120元,男工每天可以達到130元,收入穩定了,移民們也真正定了下來。
公司有賺頭,像周妹兒這樣的移民們的收入也有了保障,讓不少還沒有搬遷到地區的西吉老鄉也主動搬遷了上來。
如今,每年7月到11月份,幾乎每天都有100多輛冷鏈運輸車從寧夏各供港蔬菜基地拉載著2000多噸「寧字號」蔬菜南下,不僅占領了廣東、香港等地的高端市場,還成功進入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劉金平所在的公司雖然成立不到一年,可是已經與數十家廣東客商簽訂了購貨協議。
說起未來的發展,劉金平是信心十足。
幾十年間,農業由傳統、粗放、低效向現代、優質、高效轉變,綠色有機的理念逐漸貫穿到了生產全過程中,優勢特色品牌,為寧夏農產品代言,綠色優質成為了寧夏農產品的亮麗底色和良好形象。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已逐漸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