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翻花生

2020-04-18   莆田發布

「麻屋子,紅帳子,裡面住著白胖子。」聰明的你一定猜對了吧,它的謎底就是花生。每當看到它,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時候翻花生的一幕幕。

每年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也是農民最繁忙的季節。春天播種的花生,夏天就可以收穫了。放眼望去,地里一株株花生藤如爬山虎一般,把土壤遮掩得嚴嚴實實,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像一個快樂的大家庭,只需抓緊靠近根部的地方用力一拔,一個個白白胖胖的花生掛在根須上,像小鈴鐺一樣可愛,有的一株花生藤上可以結出十幾個花生,有的甚至可結出數十個,還帶著泥土的芬芳。

如果土壤疏鬆濕潤,花生就會被連根拔出來,反之,如果土壤比較堅硬,拔的時候有些花生的根須和果實就會分道揚鑣了,果實就成了「漏網之魚」,繼續躲在土裡面偷著樂。有的花生藤早早就枯萎了,那麼,拔的時候根須和果實就都藏在地裡面,「漏網之魚」就特別多。每當大人們拔完花生後,第一要務就是把花生挑回家,哪裡有空去理這些「漏網之魚」?

這時候,我和小夥伴們就荷把鋤頭、背著竹簍去翻花生,讓它們顆粒歸倉。隨著鋤頭上下舞動,花生才乖乖地跳出地面,我們便眼疾手快地把它們撿起來放到背簍里。如果一塊地的花生被他人翻完後,你再去翻,「漏網之魚」就少之又少。於是,我們總是爭先恐後地奔向另外一塊未被翻過的「處女地」。我比較有耐心,善於觀察且不惜力氣,不停地揮舞著鋤頭,累得氣喘吁吁,小手被鋤頭柄摩擦得通紅,收穫卻頗豐。而有些夥伴缺乏耐心,只象徵性地用鋤頭這兒翻一下,那兒撥拉一下,就迫不及待地將浮躁的眼睛投向另外一塊地,結果事與願違,收穫不大。要回家時,小夥伴們都會自發地集中在一起,展示各自的勞動成果,收穫多的小夥伴沒有飄飄然,收穫少的也不會感到難為情。

現在的小朋友都不用再經歷我們那個年代吃過的苦,他們可以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學習和生活當中。但轉念一想,有時苦難又何嘗不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