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抗日神劇騙了,神劇必備的狙擊手,大多都在發明歷史

2020-12-07     雷姐的機械空間

原標題:別讓抗日神劇騙了,神劇必備的狙擊手,大多都在發明歷史

一直以來,我們觀看關於國產軍事歷史題材電視劇年年都有新的,細心的人會發現,基本上很多電視劇裡面出現了狙擊手。特別是在《我的兄弟叫順溜》這部劇火了之後,狙擊手這一兵種話題熱度一直都很火熱,雖然《我的兄弟叫順溜》這部劇中的軍事錯誤很多,主角順溜使用的詹森1941半自動步槍明顯不符合歷史背景,但是這部劇也能勉強說得過去,畢竟影視作品會有藝術加工和演義的成分,不能用太苛刻的要求去評價國產抗日劇,只要不會過於離譜,觀眾普遍不會過度苛責。

但是《我的兄弟叫順溜》這部劇給抗日題材電視劇開了一個很壞的頭,該劇將狙擊手這一兵種嚴重神話了,傳播了錯誤的歷史,當時我國根本沒有狙擊手這一概念,包括侵華日軍也沒有這一兵種。自打《我的兄弟叫順溜》火了之後,抗日題材的影視劇幾乎每部都要出現這一兵種,這些神劇導演似乎認為沒有狙擊手的抗日劇就和洗澡不脫衣服一樣,大量捏造歷史,還出現了一堆道具粗糙加裝現代光學瞄具的狙擊槍,仔細看,這些狙擊步槍上面裝備的光學瞄準鏡有著現代製造的影子,甚至有的電視劇直接把AWP和SVD狙擊步槍搬上了銀幕,都是在自己發明創造歷史。

抗日神劇中的狙擊槍,閉眼意念瞄準

從歷史方面來逐一講解,抗日戰爭時期無論八路軍、新四軍、國民黨部隊、侵華日軍都沒有"狙擊手"這一正式稱謂,對於槍法優秀的士兵大多是使用神槍手來表示,侵華日軍有特等射手的軍語,而且我國的抗日部隊從來沒有有過"狙擊手"的叫法。

當時我黨領導的八路軍等部隊對於戰士們的槍法要求很嚴格,普通的戰士要求打出3發子彈20環以上的成績,3發子彈能打出28環以上的成績的戰士就獲得特等射手的榮譽稱號,而這些槍法出色的戰士在抗日在作戰過程中重點照顧敵人的機槍火力點和指揮官,抗日戰爭期間毛主席號召打游擊戰,麻雀戰等,當時的抗日軍民積極響應號召,湧現出了非常多槍法出眾的戰士,這一時期的特等射手大多被稱為神槍手,而且該兵種的概念類似於"狙擊手"。看到這裡,估計有觀眾認為這一時期的特等射手就是狙擊手,強調特等射手和狙擊手不同就類似孔乙己的茴香豆的茴有幾種寫法

狙擊手這一概念成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有正式狙擊手兵種的國家,將狙擊手編入步兵營的直屬狙擊班,一個直屬的狙擊班有3到6名狙擊手,由步兵營的"狙擊手調度軍官"負責安排戰術任務,大多數情況獨立於其他步兵單位,以上是非準確說法,當時有狙擊手兵種的國家編制略有些不同。

同時一個狙擊小組由狙擊手和觀察員組成,他們需要具備的技能有情報搜集與分析、進入與撤退路線安排、作戰計劃擬定、立地完成野外觀察與追蹤、長時間在戶外生存的能力等。狙擊手執行的命令大多是指定狙殺目標、定點狙殺敵方人員、在一線戰鬥中進行火力支援,

而且當時就有專業的狙擊訓練學校,而且狙擊手這一兵種要求也比較苛刻,在訓練過中消耗的資源是非常多的,而且非常關鍵訓練就是計算射擊彈道,現實精確射擊是非常複雜的,並非是遊戲中將準星對準就能做到精確射擊,這項技能也是一門科學,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是很難做到的,而且這一過程會消耗非常多的資源,而且狙擊手也是一個體系兵種,非常依賴多兵種配合,並不能通過小單位來扭轉戰局。而且狙擊作戰需要有穩定的狙擊環境,這也就是為什麼蘇德戰場會出現特別多的狙擊手。以當時我國的國情來說,訓練專業的狙擊手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也希望讀者不要舉特殊個例來以偏概全

抗日戰爭時期的侵華日軍為什麼沒有出現狙擊手這一兵種?當時的日本非常重視單兵的射擊能力,而且日軍走的是全面路線,而且結合上面對狙擊手概念的解釋,當時沒有狙擊作戰的環境。抗日戰爭時期的戰術類似於一戰時期的陣地戰,需要的是士兵們更加全面的射擊水平,沒有迫切需要狙擊手單位的需求。

說完狙擊手的歷史了,就該說說"狙擊槍"吧,抗日戰爭期間國內戰場上確實是有"狙擊槍"的,關於狙擊槍多說一點,二戰期間的"狙擊槍"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狙擊槍,當時的狙擊槍就是精度較高的步槍加裝光學瞄具,下文為了方便就統稱為狙擊槍。

日軍裝備過97式狙擊槍,該槍是在38式步槍上加裝了2.5倍的光學瞄具,97式狙擊槍和38式步槍的不同之處是採用了較輕的槍托和下彎槍機柄以防受到光學瞄具的妨礙,八路軍在抗日戰爭時期也繳獲過這種步槍。

我方高級指揮人員在視察繳獲的97式狙擊步槍

有些地攤段子說淞滬會戰時期日寇裝備的97式狙擊槍給當時中國部隊造成了巨大的傷亡,這完全就是在發明歷史。97式狙擊槍在1939才年才開始生產,淞滬會戰於1937年8月份爆發,結束於1937年11月份。97式狙擊槍一共生產了約22500支左右,大部分都在太平洋戰場。

97式狙擊槍

日本的38式步槍本身的精度就十分優秀,使用的6.5mm友坂彈,初速高,彈道平直,十分適合精確射擊,我軍在抗日戰爭期間的神槍手就大量的使用38式步槍,一是該槍本身就比較准,二是該槍大多生產年限比較晚,槍枝狀態不錯,三就是我方主要使用的7.92mm步槍彈的彈道比較難掌握,四是當時我軍裝備的漢陽造、中式式、VZ24、FN1930、鞏縣元年式等槍大多槍械狀況比較差,加上國產的步槍品控比較差,質量也是參差不齊。

38式步槍

在太平洋戰場的日軍也裝備有狙擊槍,99式狙擊槍就是在99式步槍上加了個2.5倍的光學瞄具,槍機柄下灣,當時的日本已經物資非常匱乏了,這把的槍的產量也非常少。

99式狙擊槍

由孫紅雷主演的抗日題材電視劇《二炮手》中也出現了99式狙擊槍的道具,但是這把槍並沒有出現在中國戰場上,雖然這部劇的劇情也比較雷人,但是出現了99式狙擊槍道具,也勉強能算是一個加分項吧,比那些AWP狙擊槍都能亂入的抗日神劇強了點。

《二炮手》宣傳海報上出現的99式狙擊槍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也裝備過狙擊槍,1935年11月從德國購買120支配置有光學瞄準鏡的毛瑟1924式重槍管型獵槍,該槍其實就是毛瑟1924標準型步槍換裝了重槍管,護木與毛瑟1924標準型步槍不同,這些槍的記錄非常的少,僅有少量文件,也沒有實物。所以說,有些電視劇過分展示狙擊手創造的戰果,就有些過了。能夠創造狙擊手射殺記錄的人是有,是不是也要照顧下歷史,不要去刻意去發明創造歷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sxeO3YBxV5JH8q_vTF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