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這個小眾美村十步一景、百步成畫,90%永康人不知道

2019-11-07     永康日報



古塘里村簡介

柳川村古塘里自然村地處芝英鎮北邊,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民風淳樸,五金製造是村裡的特色產業。村常駐人口350人,138戶,分三個隊,外來人口260多人,耕地140畝。目前共有正式黨員30人,入黨積極分子2人,村民代表30人。村中施氏為第一大姓,次姓金和池。

近年來,古塘里村先後被評為計劃生育先進村、「金華市森林村莊」「金華市民主法治村」「金華市文明村」等稱號,並被評為「美麗鄉村」精品村、「永康市街角小品示範村」。古塘里村黨支部被評為五星級黨組織,並榮獲「永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光榮稱號。

古塘里八景

稱心如意

古塘新韻

長廊賞荷

一帆風順

庭院森森

群聚閣

改造前

和諧家園

改造前

源遠流長

改造前

「美麗鄉村」建設的先行者

村內街角小品「風調雨順」

古塘里是永康最早開始美麗鄉村建設的村子。2016年年初,原古塘里村黨支部書記施文浩和原村委會主任施祖堂組織帶領村民分批到浦江學習美麗鄉村建設。

從浦江學習回來後,村裡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是不是真的想干?」在會上,施文浩向大家表明了決心,「想干就要靠廣大村民群眾!」

黨建牆

村內街角小品「石崗造景」

有了村民們的支持,2016年6月16日,古塘里村正式開始美麗鄉村建設。施文浩和施祖堂帶領黨員幹部、村民代表親歷親為,所有街角小品都是大家共同提出想法,共同設計,邊做邊改。省農辦主任章文彪曾打趣地評價他們是「民間設計師」,比一些專業的設計師還有才。每個晴天,施文浩和施祖堂都是在施工建造,如果下雨了,他們就開車到外地去購買原材料。

城鄉公交候車亭和邊上的公廁

2016年12月21日,古塘里村的建設改造正式完工,打造了30多處街角小品。「這次建設改造村裡總共投入了100多萬元資金,而後來我們獲得了各種獎金撥款加起來就超過了170萬元。」施文浩說,美麗鄉村建設是一樁「穩賺不賠」的生意。

村裡道路整潔乾淨

老房子外牆的壁畫

一戶一景,村民共同打造維護


「一村一品,一戶一景」已經成為古塘里的特色。如今的古塘里村道路邊邊角角變整潔了,家家戶戶門前也種滿了花花草草,整潔又富有創意。從前村裡邊邊角角的垃圾多,大家也覺得扔垃圾見怪不怪,如今,大家也養成了許多良好習慣。

在古塘里村,不難發現每家每戶門前都掛了一個門牌,上面寫著家家戶戶的門牌號、家訓、村民政治面貌,還有戶主二維碼等信息。門牌上幾個小框里可以插上「衛生示範戶」「垃圾分類示範戶」「最美庭院」等榮譽獎章。

「我們以'就親就近'原則,給每個家庭都安排了黨員聯繫戶,督促大家做好工作。」施文浩說,以家庭為單位,做好自身範圍內的庭院整潔、垃圾分類到位和街角小品的維護,整個村子的環境才能得到維護。

一村一品,書記主任變身設計師

經過改造的工廠外牆

施文浩說:「專業的活留給專家,剩下我們能幹的活就自己來。「村裡街角小品的設計構思都來自施文浩和施祖堂,他們和村民一起邊做邊改,省農辦主任章文彪曾打趣地評價他們是「民間設計師」,甚至覺得他們比一些設計師還有才。

村民自己的院子

為了突出「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以孝治村,古塘里村聘請了專家設計了村徽,並邀請書法名家、中國美院博士生導師郭建黨題字設計了村碑,打造了屬於古塘里村的文化特色。

村口石碑上有村名和村徽

古塘里村不大,卻處處是景

古塘里的街角小品不「新」,卻維護得很好

這麼美的古塘里,你還不親自去看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nWOTW4BMH2_cNUguu1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