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AI和ChatGPT有多火,陳建斌和陳曉辦案還得靠它們!

2023-04-10     娛樂八卦掌柜

原標題:無論AI和ChatGPT有多火,陳建斌和陳曉辦案還得靠它們!

十三年前。

多名女子深夜被害,兇手連環作案。

資深刑警衛崢嶸和新人陸行知多番偵查,卻毫無線索,只得被迫塵封。

十三年後。

相似命案再度重現。

負責調查的陸行知卻囿於當年打擊,幾次否認兩者之間存在聯繫。

直到一項板上釘釘的證據出現。

那就是死者王楠楠櫻桃髮飾上的頭髮,經DNA鑑定,為十三年前的死者柳夢所有。

這足以證明,相隔十三年的兩起案子,是同一個兇手!

至此,才得以舊案重開,併案調查。

由此可見,這部劇里至關重要的線索突破,固然離不開男主的細心發現,但更關鍵的是,來自於DNA鑑定技術,可以說,它才是名副其實的破案專家!

其實在現實中,以前破案大多依賴於辦案人員的經驗,但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如今的破案更多依靠的是各種技術手段,而《塵封十三載》這部劇,從相隔十三年的辦案過程對比,更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這種變化。

下面,就來盤點一下劇中那些隱藏的破案專家。

NO1、DNA檢測

在劇中,十三年由於技術手段的落後,無法從物證中獲取更多線索,只能將其保管封藏起來,等待技術進步後再重新鑑定,果不其然,十三年後命案一發,DNA檢測就立下了大功。

DNA檢測主要應用於人和物以及人和人之間關係的確定,其偉大之處,不僅常見於各種現代劇,在現實中也屢次建功,比如眾所皆知的白銀案,罪犯高承勇士就是通過DNA比對確認並抓獲的。 這也是每隔幾年,一些懸案就會再度重啟比對的原因,因為DNA庫每年都在擴大,現在比對不上,不代表以後比對不上。

NO2、天網監控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作為是「科技強警」的標誌性工程,「天網監控系統」也是現代破案的不二法寶。

大至命案,小如偷竊,都可見監控的身影。

哪怕是普通人,一旦出了什麼事,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查監控。

沒有監控,就只能靠足跡、靠目擊者去獲取犯罪者的行為軌跡,費時費力不說,還常常一無所獲。而有了監控,犯罪者的大部分行動都有跡可循,破案難度自然大大減輕。

劇里有一個反面例子,就是王楠楠遇害的底下車庫裡竟然沒有裝監控,以致於陸行知只能靠推理去判斷兇手行兇的場景。

NO3、通訊工具

通訊工具,比如手機、QQ等,也為破案提供了很多方便。

一方面,辦案人員之間可以及時聯繫,溝通交流線索,加快辦案速度。

另一方面,現代通訊工具會留下很多信息,以前只能靠問口供,而現在有了通訊工具,就可以直接查聯繫人,調取聊天記錄等。

比如劇中就通過王楠楠的QQ聯繫人,將HB鉛筆這個線索往前推了一步。

NO4、電腦等科技產品

對於現代人來說,電腦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辦公工具。

但在劇中的十三年前,電腦還是非常貴重少見的新型裝備。

有了電腦,原本不方便看的小地圖,經過投影儀放大後就方便看多了。

還可以登記案件,總結資料,等等。

當然,這不是說有技術就無敵了。

技術永遠只是手段,人的主觀能動性,才是一切事物前進的根本。

破案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f3626cf0832ceb43c516618dad044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