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作為中醫療法的一種,其效果有目共睹,在保健治療上很受人們信任。
艾灸治百病,這個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不可否認艾灸質量範圍甚廣!
可是,有時候,艾灸方法沒錯,時間也不短,但就是效果不佳。
是方法錯了嗎?是艾灸沒用嗎?
不,這些都對。
但是你可能少灸了一個穴位!
針灸有句歌訣:「針必足三里,灸必關元」,意思是說針灸治病,必定會用到足三里和關元,這樣病才好得快。可是,現代人治病,除關元外,太沖穴不可少。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三、為什麼呢?
太沖穴:肝經的原穴,是肝經的經氣和肝之精氣匯聚最深的地方,太沖穴按上去很痛的人,一定是愛生氣、精神壓力大、肝臟有問題的人。
艾灸治療效果不佳的人多是因為情志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現代人情志問題嚴重,生活壓力太大了,生氣憋悶抑鬱悲傷........此起彼伏、綿延不絕,導致肝氣不疏、鬱結成災。
中醫認為:肝屬木,主升發;肝主疏泄,喜條達;肝主筋,其華在爪;肝開竅於目;肝藏血,肝藏魂。
所以這些因情志問題導致各種疾患的人群,在治療中一般要用到太沖穴才可以治癒。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二、太沖穴作用
太沖具有排肝毒消火氣,調整肝臟肝經虛實各證的功能,從而發揮其維護正氣、抗禦病邪的作用。
1、調節怒氣
如果肝氣有失疏泄,人會易怒。大怒之後,感到胸悶,沒胃口,艾灸或按摩太沖後,能緩解症狀。
2、釋放壓力
工作壓力大的朋友,如果每天晚上能揉揉或艾灸一下太沖,能夠及時釋放壓力,不會造成鬱結,對身體健康十分有利。
3、調理氣血,平肝熄風
用於防治肝氣上亢引起的頭痛、牙痛、咽痛、高血壓、癲狂、癇證等;用於防治肝氣不疏引起的月經病、腹脹、胃痛、結節腫瘤等;用於防治肝經所過之處的脅痛、疝氣、癃閉、生殖系統病、膝股內側痛、足跗腫、下肢痿痹等。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4、防治焦慮、憂鬱症等精神性疾病。
5、治療因肝血不足導致的眼病
如眼睛酸澀、視物不清、肝火太旺眼睛脹痛發紅等。
6、太沖穴還可以在你發燒的時候幫你發汗,可以在你緊張的時候幫你舒緩,可以在你昏厥的時候將你喚醒,可以在你抽搐的時候幫你解痙。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三、太沖穴療法
1、按摩
太沖穴在腳背上大腳趾與二腳趾結合的凹陷處,穴位隱藏較深,可以用剪短指甲的大拇指用力掐按3-5分鐘。如果有時間的話,你可以再從太沖穴推至行間,推幾分鐘後,再點按行間穴3-5分鐘。
2、艾灸太沖
手持艾條溫和灸,左右穴每次各10分鐘左右即可。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心情抑鬱,壓力大,愛生氣的朋友艾灸時一定要加上這個穴位。當然,平時最好保持心情愉悅,注意釋放壓力,多運動!
閱讀 47 ·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