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吃虧是福」,但是有3種虧不能吃,吃了反而是禍

2023-01-14     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俗話說「吃虧是福」,但是有3種虧不能吃,吃了反而是禍

常言道「吃虧是福」,很多人將這四個字掛在牆上用來指導自己為人處世。古人云: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一個人在吃虧的同時,其實已經在開始得到,得到什麼呢?得到平安與福氣!

吃虧是福,有個很著名的典故:鄭板橋在當官的時候,老家有親人和鄰居發生衝突,對方還告到了官府,都說官官相護,所以鄭板橋的家人送去一封急信,想要鄭板橋和縣太爺打個招呼,免得官司輸掉。

鄭板橋

鄭板橋收到信後回了「吃虧是福」四個字,並勸說家人主動讓步息事寧人,而對方得知此事以後,也感到很過意不去,兩家從此重歸於好,留下了一段鄰里和睦的佳話。

身處俗世,懂得吃虧是福的人往往是那些有格局的人,吃虧不是愚蠢,也不是膽小,而是智慧和度量,但是,並非所有的虧吃了都是福氣,有三種虧其實是「禍」,吃了不僅不是福,反而有可能招災惹禍。

鄭板橋

吃虧是福。並不代表所有的虧都要吃,也不代表所有的虧吃了都能得福,比如常言道「好漢不吃眼前虧」,「眼前虧」能吃嗎?三歲小孩都知道不能吃,因為老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

明知身處不利處境,而且不值得以身犯險,當然要躲開這樣的「眼前虧」才是智者所為。古人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就是這個道理,明知牆就要塌掉,還非得站在下面和牆較勁,塌下來壓死只能說是活該,絕對不會有人說他是個英雄。

鄭板橋

《水滸傳》中的魯智深,是很多人喜歡的好漢,《水滸傳》第六回,山賊崔道成和丘小乙強占瓦罐寺,魯智深為伸張正義和這兩個山賊發生打鬥,結果因為餓著肚子體力不支,被崔道成和丘小乙打得狼狽不已。

魯智深好漢不吃眼前虧,見勢不妙拔腿就跑,吃飽肚子以後才和九紋龍史進聯手除掉了崔道成和丘小乙這兩個禍害。通常來看,「眼前虧」大機率是「禍」,就像魯智深一樣,如果打不贏還不知道逃跑,就有可能命喪山賊之手,吃眼前虧,無異於自取其辱,只有頭腦簡單冒失逞強的莽夫才會幹這樣的蠢事,所以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能吃眼前虧。

鄭板橋

第二種不能吃的是「糊塗虧」。吃虧是福,糊塗是福,都是鄭板橋的名句,糊塗雖然是福,但吃糊塗虧卻不是福。一個人吃虧,得吃在明處,不但自己清清楚楚地知道這個虧是怎麼回事,最好別人也明明白白地看到了你吃虧。

如果吃了虧還稀里糊塗,沒人知道你吃了虧,那這個虧就等於白吃了一趟,不但自己毫無長進,有可能別人還覺得你占了便宜,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吃了虧以後至少要讓自己虧有所思、虧有所獲,所以第二種不能吃的虧就是「糊塗虧」。

鄭板橋

第三種:不聽老人言的虧不要吃,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很多年輕人對長輩苦口婆心的話不屑一顧,等到摔了跟頭吃了大虧,才明白什麼叫「自食其果」。

老人言不一定對,但很多時候,老有老的資歷,老有老的認知,時間的積累,本身就是千金難買的經驗,一個人在漫長的歲月里,走過的路,吃過的飯,經歷過的事兒,都會讓他對這個世界有更深刻的認識,所以說老人的話,還是值得我們認真地聽一聽,可能不全對,但有些忠告的確是金玉良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e98ba62072c67e880ef5e3a939a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