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凝聚力量

2024-09-02     人民網

絲路跨山海,媒體傳心聲。

8月28日至29日,2024「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在四川成都舉行。來自76個國家的191家媒體齊聚一堂,共謀發展智慧、共商發展方案、共解發展問題、共促發展合作,為攜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凝聚團結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共建『一帶一路』夥伴網絡過程中,媒體發揮了積極的建設性作用。」聯接中外、溝通世界,媒體肩負著信息傳播、增進互信、凝聚共識的使命。從2014年發起首屆絲綢之路經濟帶媒體合作論壇,到2019年與共建國家媒體成立「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始終致力於擴大「一帶一路」朋友圈、當好市場融通黏合劑、畫出民心相通同心圓,為推動國家關係發展、溝通民心民意、深化理解互信作出了貢獻。

非洲蒙內鐵路、亞吉鐵路通車運營,蒲隆地雜交水稻減貧示範村喜獲豐收,吉爾吉斯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各國媒體以文字記錄互利共贏的發展軌跡,用鏡頭定格守望相助的感人瞬間,以優質新聞作品推動信息互聯互通,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一篇篇精彩文字、一幅幅生動畫面,跨越地域的界限,超越文化的鴻溝,使人們感受到共建「一帶一路」的巨大成效與廣闊前景,也讓一個道理更為鮮明:媒體講好絲路故事、記錄好時代篇章、做好信息服務,能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心相通」的關鍵,在於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人民日報社牽頭組織國際傳播「絲路獎」,評選優秀作品,展現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給民眾生活帶來的變化;巴基斯坦《每日郵報》積極報道「一帶一路」,大力宣傳中巴經濟走廊,為中巴合作貢獻媒體力量……

聚焦看得見、摸得著的發展變化,各國媒體用報道發聲、讓事實說話,打破隔閡、增進了解,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實踐表明,堅守正確義利觀,尋求最大公約數,做增進互信的橋樑,讓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情感更加深厚、穩固。

近年來,共建國家媒體同向同行、互通有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項目合作——建設「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新聞信息移動端聚合分發平台,開展信息共享和內容互換;圍繞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運用,針對新媒體前沿技術、業態、模式開展合作研究;等等。一系列舉措,不僅促進了資源整合與共享,更加深了各國之間的互聯互通,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入人心。各國媒體加強溝通合作,深化交流往來,當好凝聚共識的橋樑、紐帶、窗口、平台,將讓共建「一帶一路」的根基更加堅實、牢靠。

新聞媒體是歷史的記錄者、現實的守望者、未來的開創者。匯聚更多媒體力量,傳承和發揚絲路精神,促進文明互鑒、民心相通,一定能為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e5f9324640554aa4b8fe78e0e263f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