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出警告,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南部非洲國家超過6000萬人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乾旱天氣,由此引發的饑荒及公共衛生等問題有可能造成人道主義危機。當前,該地區多國正努力採取措施應對乾旱,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呼籲國際社會向受災地區提供及時救助。
過去幾個月,持續乾旱天氣對當地農作物生產和畜牧業帶來嚴重影響,賴索托、馬拉威、納米比亞、尚比亞和辛巴威5國都宣布進入災難狀態。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南部非洲地區代理主任洛拉·卡斯楚表示,「旱災影響是毀滅性的,尚比亞的收成損失了70%,辛巴威的收成減少80%。預計這場危機將持續到明年3月至4月。」該機構南部非洲地區發言人湯普森·菲里說:「這場歷史性乾旱天氣將引發嚴重糧食危機,並使該地區上千萬兒童面臨營養不良問題。」
乾旱還導致當地水電站發電量驟減,造成多地大面積停電。其中,辛巴威卡里巴南岸水電站的水位已降至歷史新低,水電機組的運行效率大為降低。辛巴威、尚比亞等國不得不頻繁採取限電措施。缺水停電引發的公共衛生危機也在南部非洲蔓延。今年7月,南非有47人死於霍亂,當地媒體認為這與供水緊張導致的衛生問題有直接關係。
為彌補乾旱帶來的用電缺口,辛巴威政府正大力推進光伏電站建設。今年9月底,辛巴威尼亞比拉光伏電站二期項目實現併網發電,有效緩解了該國首都圈的用電緊張狀況。為幫助辛巴威應對當前嚴重旱災,中國援辛巴威300口水井項目於今年7月在該國東馬紹納蘭省開工。辛巴威地方政府和公共工程部長丹尼爾·加魯韋在開工儀式上說,項目將極大緩解4個受旱災嚴重影響省份的缺水危機。
波札那政府也採取多項措施應對旱災,包括實施嚴格的水資源管理計劃,興建新的水利設施,推廣抗旱作物和節水灌溉技術,並通過公共宣傳和教育提高公眾的節約用水和環境保護意識。同時,政府也為乾旱嚴重地區民眾提供了應急飲用水和食品援助。在南非德班,當地政府宣布實施為期12個月的全面節水措施,預計可使全市用水量減少8.4%。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正在為南部非洲國家應對歷史性乾旱籌集約4億美元資金,但目前僅籌集到所需數目的1/5。聯合國糧農組織制定了《拉尼娜前瞻行動和應對計劃》,幫助南部非洲等地區採取必要的防災行動和應對措施,以減輕災害對地區農業和糧食生產的影響。該組織表示,目前最迫在眉睫的是落實該行動計劃所需的資金,呼籲各國政府和合作夥伴加大支持力度,否則該地區的糧食不安全狀況有可能進一步惡化。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04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