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無障礙的數字世界,華為有一個原則

2024-06-26   中國新聞周刊

如何定義科技的溫度?2023年何剛提出,科技世界不是冰冷的0和1,而更應該是貼近人類體溫的37℃。

6月22日上午,2024華為HDC開發者大會舉辦的無障礙主題沙龍活動「湖畔對談」,讓這場充滿科技競速和思想碰撞的對談,多了一種被雙臂環繞的柔軟。華為終端BG CEO何剛提到,「每年的HDC除了是開發者們的嘉年華外,也是華為無障礙工作向大家做的年度彙報。」

在一眾開發者、無障礙體驗用戶和華為生態夥伴的圍坐中,「湖畔對談」以一個輕鬆活躍的小遊戲開始了。遊戲很簡單,一人閉眼猜詞,其他人充當「眼睛」,通過每人一句的語言描述,引導出正確答案。

這個開場遊戲不光反映出障礙人士所面對的困難,而更深的含義是,「無障礙」並不是小眾議題,再微小的群體,都需要被守護。

HDC 2024「湖畔對談」

根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發布的數據,我國殘疾人總數達到8500多萬,這相當於每16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位殘障人士,他們不光有被關愛的需求,更有主動追求美好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這也是華為用技術賦能無障礙關懷的核心邏輯:分享感知,理解彼此。

AI賦能,跨過「無障礙」的鴻溝

「我很好奇(通過AI聲音修復)說繞口令,會是什麼樣子?」

參與「湖畔對談」的聽障人士劉琳,使用了HarmonyOS NEXT新推出的AI聲音修復功能。經過聲音處理,識別準確且清晰明朗的人聲從手機中傳出,現場響起驚嘆和掌聲。不只是日常對話,就連普通人都難以讀準的繞口令,也在聲音修復功能的幫助下,清晰輸出。

HarmonyOS NEXT的聲音修復方式,是通過先識別聽障人士的口語發音,再轉化成標準普通話發音複述來實現的。雖然說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語音識別產品,已經成為大眾化的工具,但此語音非彼語音。與聽障人士的面對面交談中,普通人尚難聽懂,何況AI?

「聽障群體由於治療時間、佩戴人工耳蝸時長和口語訓練的不同,每個人的發音都是不盡相同的。」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火炬手朱軼琳也參與了「湖畔對談」,她解釋了這種「病理性口音」識別和採集的難度。

無障礙事業的推動者朱軼琳

為了達到無障礙溝通的效果,華為採集了近20個城市,3000多位聽障口語者的聲音數據,通過AI大模型和技術對用戶的語音進行實時分析,並自動優化和修復其中模糊的部分,從而讓聽障用戶可以更自信地交流。

這也是華為每一項無障礙功能開發背後的縮影,「在華為,無障礙功能的好壞由用戶說了算。」何剛一直堅持這樣的原則。

「湖畔對談」中的代表用戶們,很早就是華為的AI字幕功能的使用者。劉琳和她的雙胞胎妹妹劉璐,自從三年前開始使用華為AI字幕功能以來,工作和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雖然我們通過人工耳蝸和訓練能夠應對大部分場景,但在開會和工作時,需要更準確地『聽到』具體的信息。」劉璐特意購置了一台華為平板,放在工位上,開會也隨身攜帶,華為的AI字幕可以精準地將其他人的談話轉化成文字。「這樣,我在工作中感受到了自信。」劉璐表示。

無障礙功能用戶代表劉琳、劉璐(從左至右)

多次參與華為無障礙體驗活動的吳李權是一名視障人士,也是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的用戶體驗專家,換句話說,他的工作是在網際網路上「修盲道」。

吳李權深知障礙用戶的溝通訴求「我自己其實是一個『先驅者』,偶然接觸到(無障礙)輔助技術,發現對我的學習幫助特別大,因為有了華為的參與,才得以讓這個行業以更大的規模發展。」在華為無障礙技術的進步過程中,吳李權提出過許多寶貴的建議,也深刻感受到華為對無障礙事業的執著追求和專業態度。

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的用戶體驗專家吳李權

視障用戶樊建財是一名資深「極客」,在本屆HDC「極客馬拉松」比賽中,他和團隊用鴻蒙生態開發出一款無障礙導航應用,這款應用還在比賽中還獲得了三等獎。「目前的地圖軟體對視障者而言,很難滿足一些個性化的需求,在我們開發的軟體中,會把用戶走過的路記下來,然後結合地圖查詢能力,感知周圍環境,播報周邊的地標建築物。」樊建財對華為鴻蒙生態很有信心,作為開發者,他在現場多次肯定了HarmonyOS NEXT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的便捷特性。

據了解,目前使用華為的無障礙用戶規模接近800萬。近兩年來,華為還聯合了全國200多家聾/盲協會,深入全國88個城市開展了220多場華為無障礙功能體驗活動,累計在線下為障礙人士提供了14000小時的無障礙用機指導與體驗服務。無論是出行、購物,還是發信息、打電話等,都能通過螢幕朗讀、AI字幕、智能問答等功能或產品更好地改善障礙人士的生活。

生態構建,打通「無障礙」的未來

獨行快,眾行遠。華為深知在無障礙技術的發展中,需要各行各業並肩前行,共同推動行業的進步。

在此次「湖畔對談」中,小紅書、交通銀行、南方航空等作為華為生態夥伴代表也進行了出席,分享了無障礙功能開發中的實踐和建議。

其中,小紅書在鴻蒙系統中更新了對直播和創作發布的適配,讓視障用戶可以深度參與其中,成為美好生活的內容創作者。南方航空App和交通銀行App上也都有專門適老化的「長輩版」和「關愛版」。「湖畔對談」活動結束後,相關生態領域的參與嘉賓仍就會上提到的問題深入討論,暢所欲言。交通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李肇寧表示,「如果能把華為的語音修復的能力接入到交通銀行的客服系統中,這樣在我們的服務中,就能夠更好地與客戶互動。」

如果把無障礙科技的未來想像成一片花圃,那鴻蒙系統便是底層的土壤。在鴻蒙的生態中,APP中的操作互動、文本圖像等,都可以自動適配相應的無障礙功能。對於更加複雜的動態頁面,華為還設立了專門的無障礙開發對接人,用來幫助生態夥伴更好地實現無障礙技術需求。

何剛表示,華為自從2017年開始就始終堅持將無障礙體驗做到行業第一。「世界也許不完美,但總有人在努力讓它變得更好。」能力越強,責任越大,鴻蒙生態的開放姿態正等待更多應用加入,也需要更多推動無障礙發展的同路人,在共同的探索中,實現華為與夥伴們的雙向奔赴。

HDC 2024「湖畔對談」合影

「科技,不會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湖畔對談,圍坐的是夥伴,是用戶,也是「我們」。

科技與人文的十字路口,是每個科技企業面臨的哲思,相信在華為等科技企業的引領下,無障礙技術未來一定會取得更多令人驚嘆的進步,就如同「湖畔對談」開場的小遊戲一樣,在眾人的幫助和分享中,為障礙用戶繪製有聲有色的藍圖。

作者:鄭明澤

編輯: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