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夜不能寐,肚子咕咕作響?聽說你愁眉苦臉,壓力無處排解?也許你只是缺少一頓宵夜。吃宵夜,早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無論是麻辣海鮮,還是絕香燒烤……對普通人而言,辛苦一天後,沒有什麼比一頓酣暢淋漓的宵夜更能慰藉人心。
近期,以宵夜為題材的紀錄片《宵夜江湖2》上線,把一眾「吃貨」的記憶拉回到2019年。這一年《宵夜江湖》第一季誕生,它獨闢蹊徑地關注「吃宵夜」這一典型城市場景,通過宵夜感受不同城市的地域文化,聚焦其背後的人生百態和人文情懷,勾勒出了日常又溫情的市井江湖。相比第一季,第二季對於「烹小鮮」與「見大義」的平衡更加爐火純青,沒有讓美食掩蓋江湖,人生故事在美食煙火中亦沒有喧賓奪主。
三年磨一劍
紮實的前期籌備造就鮮活影像
《宵夜江湖2》以宵夜為載體,城市裡的市井人文、江湖冷暖被展現得淋漓盡致,表現出了一方天地中濃郁的生活感,激起了觀眾強烈的觀看欲。而該紀錄片備受追捧更離不開主創團隊嚴謹紮實的前期籌備工作。
首先,精挑細選確保城市、餐館和人物「接地氣」。在資料整理階段,主創團隊主要從三個方面對一座城市進行了解:第一,儘可能通讀城市歷史和人文資料;第二,了解當地的自然地理和物產;第三,閱讀代表性的文學作品,看作家是如何表現城市文化氣質的。
在實地調研階段,主創團隊要從10到12家備選餐館中,篩選出4家餐館進行拍攝。不同於兩三天逛完一座城市的遊客,主創團隊需要沉浸式感受城市的風貌。「我非常鼓勵大家在一個地方泡一泡。比如去長沙,不捏個腳你都不好意思回來。去海口,必須跟著當地人去一趟早市。很多東西只有你親自到了那兒,才能體會地更真切。」《宵夜江湖2》的總導演杜興說道。
主創團隊會去尋找城市與人物之間的共同點。如果人物和想要表達的城市氣質不符合,就不會成為拍攝對象。通過層層遴選,主創團隊最終把鏡頭對準了樂山、天津、西雙版納、長沙等八座城市,在每集30分鐘的篇幅里,講述3到4組人物以及他們背後的故事。
其次,多重考量保證內容豐富有層次。《宵夜江湖2》在創作上有三層考量:第一層是故事性和獨特性。主創團隊偏向選擇價格親民的餐館,對社會的平凡角落進行真實寫生,樸素卻細膩地關懷現實生活,展現出內容的深度和價值內涵。第二層是歷史性和社會性,即某些美食的誕生、延續和創新,跟社會某個階段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透過食物,可以看到時代在人的身上所留下的痕跡。第三層是文學性和情感性,真正打動人的一定是情感。
在城市裡誕生的美食也和這座城市的歷史人文緊密相連。每一道美食背後承載著不同的歷史演變和社會背景,這些恰恰都是挑動年輕人味蕾、觸動當代人情感的重要部分。該紀錄片深度挖掘人文元素,讓紀錄片的「紀實」與生活的「煙火氣」完美交融,具有很強的感染力,畫面雖粗獷,卻充滿了真實的生活氣息。
一城一夜一滋味
見食見人見江湖
「如果說,早餐是一個城市的良心,那麼宵夜,就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在中國的宵夜版圖上,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那些在深夜燃起的煙火總能給予疲憊的人最溫柔的治癒。一道道招牌菜背後,是令人唏噓感慨的人生故事,是平凡市民的生存之道,更是超越時間的堅韌和信心。
茶鄉勐海的少女小十,在虎媽雷厲風行的作風薰陶下,逆生出不緊不慢的性格。媽媽玉爽是手提雙刀闖蕩江湖的狠角色,夜晚燒烤店人山人海,心急的媽媽不時催促小十手腳麻利些。「我盡全力也會被罵」,小十委屈地說道。但當顧客點爆漿豆腐時,就是小十的主場了。都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外焦里嫩的豆腐只有在她的輕攏慢捻下,才能投入「神仙伴侶」蘸水的懷抱,驚起食客舌尖上的一夜銷魂。
劉燕開過酒吧,並未正經學過廚藝,卻參透水果拌萬物的奧義。丈夫雷永成本是混幫派的江湖浪子,為愛金盆洗手,大隱於柴米油鹽,成了在燒烤架前高唱「如果不能討你做婆娘,我寧願出家當和尚」的家庭煮夫。正如這家店的招牌菜西番蓮煮魚一樣,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百香果與羅非魚,也能碰撞出妙不可言的風味。
片中不止新鮮的血液和熱辣的愛情,同時也在用味道記錄社會與時代的變遷。「說起工業風燒烤,不吃礦機廠等於白來峨眉山」。這個口碑爆棚的美食品牌,竟源自上世紀軍工廠的轉型和沒落,落魄下崗的工人們,在深夜暗巷裡支起燒烤攤。礦機廠燒烤在社交網絡上一炮走紅,又因疫情延宕陷入困境。好在四川人民天生有樂觀基因,「就把它當淡季看唄,很多事都是熬出來的」。
在《宵夜江湖2》中,美食不是唯一的主角,各類人物的生存法則,蘊含在辛苦工作背後的小智慧與小確幸是比食物本身更治癒人心的東西。各類宵夜美食背後展現的是市井人物的生活群像,每個人都在為生活用盡全力。
拍攝《宵夜江湖2》的2021年,對杜興而言更多的是觸動。不少地方禁止堂食,宵夜店老闆就在門口多擺幾張桌子,讓凌晨仍在忙碌的清潔工、司機、外賣員們,用樸素的美食滋養胃口與靈魂。「拍的越多,越樂觀。因為民間的智慧,能力和韌性,你是非常受教育的。」這些因食物而起的溫暖瞬間,與味道萬千的城市文化氛圍,構成了《宵夜江湖2》令人回味的氣質。
從生活出發
把握「小視角」與「大格局」之間的關係
美食已經成為紀錄片領域的熱門題材,隨著大眾消費水平和審美需求的提升,公眾對美食紀錄片的要求,不僅僅是展現食物的美妙,更希望能從美食之中獲得滋養。
日本導演黑澤明說過,「早餐,是身體的營養;夜宵,是精神上的營養。」這句話無形中點明了《宵夜江湖2》背後的內容價值。該紀錄片在美食展現之外,更希望通過美食講述人生,介紹城市中的宵夜文化,這種敘述不是沉悶的說教,是把人物經歷與觀眾的共鳴感擴展至最大,形成情感觸動,完成內容體驗。
一直以來,作為視頻平台的領頭羊,騰訊視頻的內容作品繁多而優質,自製紀錄片更是以高話題性和高口碑讓人格外關注。一系列精品力作的背後,映射著騰訊視頻對紀錄片的重視和內容版圖上的多元化布局。同時,也體現了其在紀錄片創作上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即從生活出發,把握好「小」視角與「大」格局之間的關係。
《宵夜江湖2》正是從廣大觀眾的日常生活出發,挖掘生活中不易被察覺到的真實故事,用細膩的眼光展現生活的細節,用以小見大的方式反映社會變遷、記錄時代發展。在展現城市味道中,照見中國人的情感春秋,充滿親近性的同時飽含人文關懷。
《宵夜江湖2》的溫情背後,或許能窺見騰訊視頻對紀錄片領域的布局思路。相比傳統的紀錄片製作公司,騰訊視頻在紀錄片內容上更加網際網路化與年輕化,致力於以差異化內容打造IP。《宵夜江湖2》不管是內容創意,還是輻射圈層,都對年輕人群有著天然的吸引力與共鳴感。
從行業發展的維度看,作為為時代存真的影像表達,紀錄片以往給人的印象或多或少都有些「高冷」。《宵夜江湖2》為一向「高級」的紀錄片增添了更多的煙火氣息,讓文化類紀錄片的表達元素更加豐富,也開拓了此類紀錄片的邊界,引領年輕人追看紀錄片的新時尚。在各平台都在不斷加碼自製紀錄片的大環境下,《宵夜江湖2》上的精耕細作,有望進一步深化該紀錄片的品牌價值,在不同圈層形成相應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