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老素粉。 |
凱里酸湯砂鍋粉。 |
安順牛肉粉。 |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莫欣欣 王軍 吳浩宇 楊正海 向淳 胡玉山
秋風繞心頭,怎能不嗦粉?一鄉一風味,一城一故事,即便是同樣的一個「粉」字,在貴州的不同城市,也是不同的風情,於貴客是香氣勾魂,於遊子則是午夜夢回的淚水和口水。
一口切粉就是整座黎平城
嘗一口黎平切粉,憶一方濃味鄉愁。
清晨七點,59歲的楊秀霞和老伴便早早起床趕製手工切粉,磨漿、舀漿、煮熟晾曬、切片,這一套熟練的工序已堅持30年有餘。
楊秀霞介紹,黎平切粉是將黎平本地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放到特製的鐵盤裡,隔水加熱,蒸熟後出鍋晾曬散熱,然後用刀切成條狀,黎平人把這種手工製成的米粉稱作切粉。
黎平切粉現做現吃,皮薄軟滑、營養健康。搭配熱乎的紅油肉湯,暖胃解饞,十分過癮。
在臊子搭配上,黎平切粉一般配上鮮美肉湯的湯粉,黎平切粉配的肉不算多,如炒/燉牛肉、酥肉、肉末,但湯卻尤為淳厚、香濃爽口,湯選用新鮮豬骨頭,放入五香、八角、丁香等香料調味,用文火精心熬制一個晚上,才出一鍋老湯,所以味道既香又濃,還保留了骨頭湯的原汁原味。一日三餐都可以作為主食,一大口切粉,黎平就慢慢在口齒唇舌間了。
酸湯砂鍋粉 凱里如歌
中午時分,位於凱里市開元大道新明珠超市樓下的這家凱汁源酸湯砂鍋粉店,食客如潮。二十多平方米的店裡,坐滿了前來吃粉的客人。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這是凱里人的口頭禪,由此可見凱里人對酸的偏愛。在凱里,無論是早中晚餐,砂鍋粉永遠是主角。
鮮紅色的酸湯打底,配上雪白米粉、肉圓子、豬肝、火腿腸、蓮花白一起在砂鍋里煮,打上一碗辣椒蘸水,裡面加入一勺燒青辣椒、一勺折耳根、一小把香菜、幾滴木姜子油,一碗鮮酸爽口的凱里砂鍋粉就大功告成了。
凱里砂鍋粉吃法十分講究,吃客需要把砂鍋里的米粉夾到辣椒碟里,沾上辣椒蘸水再入口。由於砂鍋粉剛出鍋,嗦上一口米粉,舌尖味蕾立即體驗到鮮酸麻辣多重刺激。食客往往一邊在燙嘴的同時,一邊又忍不住被這種極致的味覺體驗所征服。
凱里砂鍋粉百吃不膩,秘訣在於那道酸湯底。湯底一般用本地的小番茄熬制,加上現剁的辣椒及豬骨熬制的高湯,具有酸、辣、甜、鮮多重口感。吃上一碗熱氣騰騰、鮮酸爽口又營養豐富的砂鍋粉,直讓人胃口大開,直呼過癮。
老貴陽必須老素粉
「老闆,有酸粉沒得?」「有的,有的。」
「好,要碗軟臊的,再幫我現煎一個溏心蛋。」
在位於貴陽市雲岩區鹿沖關路的王記香辣素粉店,這樣的對話,一天之內不知要上演多少遍。「酸粉」+「軟臊」+「溏心蛋」,成了不少食客點餐的標配。
輕輕將溏心蛋戳破,用筷子將金黃的蛋液、略帶酸味的酸粉和香辣誘人的油辣椒均勻攪拌後,蛋液和紅油包裹著每一根短粉條。夾一塊軟臊與酸粉一齊送入口中,軟臊的糯、酸粉的酸與油辣椒的辣迅速蔓延到整個口腔,無論是早餐、中餐還是晚餐,這味道都能讓人瞬間掃除疲憊與混沌。
在貴陽,素粉店比比皆是,大多都打著「貴陽老素粉」的招牌,無不試圖以「情懷」動人。酸粉則是素粉店裡的「頭號明星」,倘若貴陽本地顧客進店被告知酸粉賣完了,大多會搖頭離去。
你問酸粉為何?
酸粉,是貴陽米粉的一種,較一般粉條粗,經發酵後味偏酸,聞起來甚至略有些酸臭味,煮熟易斷,入口卻Q彈軟滑。據《咸豐貴陽府志》記載,目前確知貴陽最早起源的酸粉是清末貴陽普定街蘇壇三的米粉工坊。
而一碗好吃的「貴陽老素粉」,其靈魂在油辣椒。
最地道的貴陽老素粉,只需將酸粉在鍋中煮3分鐘左右後撈出,以鹽、姜、蒜、香菜、醬油、香油調味,加上油炸花生米、玫瑰大頭菜、綠豆芽,最後淋上噴香的油辣子即可。
一碗粉6塊錢,雖素,卻因油辣椒的香辣霸道而牢牢鎖住了貴陽人的胃。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素粉里的佐料也越發豐富,軟臊、脆臊、肉末、豬蹄、溏心蛋……極大程度滿足不同食客的口腹之慾。
如今,「貴陽老素粉」憑藉強大群眾基礎,迅速在社交平台出圈,引得不少遊客打卡,「不吃酸粉,不算真正到過貴陽」的口號亦越叫越響。
香到靈魂深處的務川豆漿粉
豆漿粉是遵義市務川自治縣當地獨有的早餐粉食,把豆漿與粉般配成對,成就了一方美食。不僅味道獨特,而且價格實惠。
務川豆漿粉顧名思義用料主要就是以豆漿做湯,佐以當地手工米皮(篩子粉)或綠豆粉(鍋巴粉),配以「油糍兒」的一種地方特色食物,簡單的用料卻能配製出別具地方風味的特色美食。
油糍兒是一種用米漿包裹了肉末、蔥、姜、豆類等的油炸食品,煎至金黃色的油糍兒油而不膩、外脆里嫩。油糍兒可以說是豆漿粉里的「靈魂」,一個油糍兒的口感,可以決定店家豆漿粉在務川食客心中的地位。
豆漿粉的燙粉十分講究,必須配有三鍋,一小鍋盛稍淡的豆漿燙粉;一小鍋現煎油糍兒;一大鍋大火熬鮮豆漿。燙粉時,將米皮或綠豆粉盛入漏瓢內,放入盛有燙豆漿的小鍋中快速翻滾至粉熟,然後盛入瓷碗中,再從大鍋里舀適量滾燙的鮮豆漿澆於碗內,隨即放入香蔥、油辣椒和現煎好的油糍兒,最後澆上一小勺滾油,即可送到食客手中,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絕不拖沓。
安順牛肉粉 人間值得
牛肉粉之於安順人,猶如牛肉麵之於蘭州人,皆是獨一無二的美味地標。家常米粉在滋味醇厚的牛肉湯里,浸泡出滑嫩爽口、熨帖味蕾的人間風味。
安順小吃享譽省內外,牛肉粉則是安順小吃界人氣最旺的頭牌。清晨在街頭攔下一個安順人,不是剛吃完牛肉粉,就是在去吃牛肉粉的路上。外地人暢遊黔中好風光,不吃一碗牛肉粉,就不算來過安順。
此等風味,如何烹飪而成,且待一一道來。
一碗牛肉粉,可紅燒,可清湯,豐儉由人,滋味自選。大抵不外乎這個延續百年的步驟:燙好的手工米線倒入碗中,放幾塊安順本地黃牛肉燉煮而成的滷牛肉,淋上一勺本地黃牛熬制的高湯,撒上香菜、蔥花,一份香噴噴的牛肉粉便可端上桌。
愛吃辣的食客,還可加幾勺靈魂佐料紅油辣椒,配上一小碗酸蘿蔔的佐餐涼菜,鮮香勁道、酸辣可口,妙不可言!
在安順當地,牛肉粉館隨處可見,支記牛肉粉、班記牛肉粉、胡記牛肉粉等眾多牛肉粉店,叱吒安順美食江湖多年,四季食客如雲,三餐老饕盈門,延續著美食天堂的人間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