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溺愛孩子好嗎?為何老人,更容易溺愛孩子呢?隔輩親的煩惱

2023-08-31     老張育兒

原標題:老人溺愛孩子好嗎?為何老人,更容易溺愛孩子呢?隔輩親的煩惱

「隔輩親」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

但大家不理解的是,為何老人更容易溺愛孩子。

明明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還沒有學會怎麼教育呢,就被老人給寵壞了。

來自父母的無情吐槽:

@豆子媽媽:孩子奶奶,真的可以用「千里耳」來形容。在家裡,跟老公吵得天翻地覆,人家壓根聽不見;可是只要孩子哭一聲,立馬就會上前詢問……做法,更是誇張到讓人意外。

@蛋蛋媽媽:原以為,孩子奶奶已經夠寵溺孩子了。誰知道孩子姥姥的做法,更是刷新了我的認知,真的是「飯來張口」的那種。真的不敢相信,這是小時候一犯錯,就狂揍我的媽媽。

@鋼鏰媽媽:孩子爺爺,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給他摘下來。初冬季節,孩子想吃普通,爺爺居然大早上七點就去超市買。要知道,我們家在農村,到鎮上的超市要半個多小時,老人騎著三輪車去的。

大多數家庭,好像都是這樣。長輩對娃的寵溺,真的是無下限,恨不得替他們去吃飯、去學習呢!

總之,只要是孩子想做的事情,老人從來不去阻攔;孩子喜歡的東西,分分鐘都能買回家;孩子犯了再大的錯誤,他們都是老人口中的「小孩」……

老人,為何更溺愛孩子呢?

針對這個問題,特意跟很多孩子父母交流。大家一番探討之後,總結以下這幾個原因,希望能給更多人當做參考。

原因一:不用教育,只要對他好就行

其實老人很清楚,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跟他們沒有太大關係。

所以,老人需要做的,就是拚命對孩子好。竭盡所能,用自己的方式跟孩子相處。

說白了,這也是老人缺乏責任心的一種。教育孩子,確實應該父母去做;但問題是,父母不讓去做的事情,老人也應該站在同一戰壕里,而不是對立面。

原因二:彌補內心的缺憾

年輕的時候,自己忙著工作,壓根沒有時間看孩子。

所以很多80後、90後,甚至00初期的孩子,都是自己長大的。

小小年紀,就學會了獨立。再加上那個年代提倡獨生子女,很多孩子都是孤孤單單的長大。

如今退休了,空閒時間多了,就覺得對不起孩子,想要替自己的孩子做一些事情,彌補當年的虧欠。

原因三:晚年生活太空虛

子女忙著上班賺錢,哪裡有心思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和生活呢?

很多老人的退休生活太空虛,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安排。

這個時候,就會把注意力放在孫輩身上,恨不得一天24小時照顧孩子。

這也是為何,明明該孩子做的事情,老人偏偏要自己代勞的原因。說到底,是因為他們太無聊了,得要找點事情做。

老人溺愛孩子,不是一件好事

幫忙帶娃,確實可以減輕年輕父母的負擔。最起碼,他們可以安心的在一線奮鬥,不用為接送孩子、準備一日三餐操心。

但同樣,卻要承受孩子被溺愛的事實。有人說:父母帶出來的娃,和老人帶出來的娃,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長時間被老人溺愛,孩子身上出現很多肉眼可見的壞毛病。若是在不加以改正的話,這些壞毛病,可能要伴隨孩子一生。

1、極度自私

被老人溺愛長大的娃,他們的自私,真的是刻進骨子裡。

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哪怕是在公眾遊樂場,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想要搶回來,然後據為己有。

等到這些自私的孩子長大,他們大多都可能會是啃老族,而且啃的理直氣壯。從小被溺愛慣了,覺得一切都是應得的。

2、獨立性差

除了上廁所這件事無法代勞,其他的事情,都被老人搶著去做。

如此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們的獨立性和動手能力,真的可以用「極差」來形容。

在很多人眼中,他們可能就是「生活白痴」。連自己生活都無法自理,其他的事情,又怎麼可能會做好呢?

3、脾氣暴躁

大家會發現,被老人寵溺的孩子很喜歡發脾氣,他們就像炮仗一樣。

可能是之前有求必應慣了,只要知己的要求被拒絕,立馬就會發脾氣。

都知道,脾氣暴躁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孩童階段,會影響他們的性格形成,同時也會影響他們的處事方式。

老人溺愛孩子的原因找到了,至於如何改變,還得要父母出馬。若是真的需要老人帶娃,也要提前跟他們溝通,必要的時候約法三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d2fd416a8b9283de60cd2fc4ac08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