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進博會四川館 看新老川企如何闖全球市場

2024-11-06     川渝本地消息

「美好生活·蜀里安逸」四川館內的文創產品。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雨楊 攝

「美好生活·蜀里安逸」四川館內的蜀繡工藝品。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雨楊 攝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碧紅髮自上海

11月5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展,來自全球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展商、近800個採購團體在這裡尋求合作機遇,眼花繚亂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場景,展示行業最新動向。

此時節,也正是各行各業謀劃和搶抓2025年市場訂單的重要時間點。展館開放首日,記者在參展參會規模創下歷史新高的四川交易團和四川館中,透過企業展台觀察新老川企在當下如何搏擊市場。

跨界融合

「產品+」加出新空間

在四川館展出的120件產品中,一個僅有50厘米長、15厘米高和寬的長方形盒子吸引了不少人駐足,其外形如縮小版的房子。

「它可以在零下40攝氏度的環境中正常使用,即便不供暖,盒溫也能一直保持在20攝氏度左右。」第一次參加進博會的南充市零零昊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經理孔泛宇所說的「盒子」就是高寒零碳觀景艙。

它之所以如此抗寒,是因為它採用了一種真空保溫技術,只需利用太陽能板發電驅動熱回收新風系統運轉,就能輕鬆實現室內恆溫。

其實真空保溫算不上新興技術,但是零零昊卻憑藉廣泛的場景應用,通過「產品+」的發展模式,把產業賽道從真空玻璃門窗、真空絕熱板一路擴展到生物醫藥、文化旅遊、冷鏈物流等多個領域,目前已在川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真空技術應用產品綜合性生產中心,成為行業領域的技術引領者。

一項不算「獨門絕技」的技術,如何才能把市場越做越寬,零零昊的嘗試一直沒斷過,這個剛上市的高寒零碳觀景艙產品就是其一。就在前不久,這個還未全面投入市場的新品已接到國內某旅遊公司的訂單。

「下一個計劃是,利用真空保溫技術開發氫能、風能等各種新能源移動電源產品,進入更大賽道。」孔泛宇說。

用「市場+」「產品+」的思路,持續為一項技術賦能,使其在細分領域做出廣闊市場。

科技賦能

做消費者真正喜歡的產品

現在的電視機還能做出啥新鮮感?四川館牆面上懸掛的長虹全球首款智能體AI電視給出了答案。

「和過去的智能電視相比,這款智能體AI電視集合了大模型集群、算力集群、感知集群以及AI集群,讓電視能交流、能思考、會成長。」長虹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電視開機廣告、操作複雜、套娃收費等問題不斷降低用戶體驗感,導致電視開機率越來越低。長虹正是針對這一現象,從消費者需求角度研發出這款電視機。

不僅是電視,長虹還利用AI大模型,把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學習能力嵌入到冰箱、洗衣機、烘乾機和空調等更多家電中,讓家電具有「思考」的能力。

通過高科技賦能,把傳統的家電產品從「能用」變成「好用」「好玩」,立足消費者需求進行產品升級開發,老產品也有新市場。

四川長虹披露的三季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長虹實現營業收入772.98億元,同比增長10.33%;扣非歸母凈利潤1.82億元,同比增長42.72%。

貿產一體

雙輪驅動穩步前進

「在展場逛了一大圈,把製衣設備搬到展場上來的大概只有這一家吧。」站在四川慕織數智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前,廣州小白供應鏈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祖峰感慨。

對此,慕織數智科技董事長范海龍有些得意。「敢把像紡織設備這樣的傳統產業設備搬到進博會現場,可能真就只有我一家。」

底氣來源於其「一線成型、無縫編織」的技術和全球10%的市場占有率。

傳統製衣,不僅需要裁剪、拼接等多個環節,且還會產生被浪費的邊角余料。而慕織數智投用的「一線成型、無縫編織」3D智能製造電腦橫機,可以像3D列印技術一樣一步到位,較傳統製衣方式節約了60%的時間,且不會產生任何浪費。

這家企業還按照「貿產一體」的模式雙線並進。一方面,大規模投入工藝先進的生產設備、降低產品成本;另一方面,擴大內外貿銷售,並藉助電商平台等渠道,以銷售帶動和擴大生產。目前,慕織數智的年產量實現了1000萬件/套。隨著新一批1000台設備投用,其年產能規模將達2000萬件/套。「預計今年銷售額將同比增長60%。」

以生產帶動貿易,以貿易反哺生產,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持續助力企業穩步前進。

關聯文章 >>

    關閉本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c766bb20be6e52170e7d77e2f2e9d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