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鐵道游擊隊:14把大刀夜襲日本洋行,首任大隊長因衝動犧牲

2023-01-20   生活像爬山

原標題:真實的鐵道游擊隊:14把大刀夜襲日本洋行,首任大隊長因衝動犧牲

在小說和影視劇的影響下,「鐵道游擊隊」的故事廣為流傳,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那麼,真實的「鐵道游擊隊」是什麼樣的呢?

《鐵道游擊隊》

要說「鐵道游擊隊」,必須先說洪振海和王志勝兩人。洪振海出生於1910年,王志勝出生於1911年,兩人自幼就在棗莊撿破爛、撿煤核兒。他們當過礦工,會開火車,跳躍攀爬十分敏捷。

1937年,兩人參加了魯南地區的一支抗日武裝,第二年奉命回到棗莊,建立秘密抗日情報站,洪振海任站長。此後,兩人開始秘密發展隊員,將情報送給山裡的大部隊。

為了更方便獲得情報,他們打入人開設的洋行當搬運工。1939年8月,洪振海和王志勝決定幹掉洋行內的三個掌柜。他們當時手中只有一支短槍,於是冒險聯繫敵自衛團班長宋四鳳,將其說服,又借了兩支短槍。三人趁夜潛入洋行,將三名特務斃二傷一。

1939年11月,棗莊鐵道隊成立。1940年2月,蘇魯支隊三營副教導員杜季偉奉命來到棗莊,魯南鐵道隊正式成立——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鐵道游擊隊」。當時,洪振海任大隊長,杜季偉為政委,王志勝和趙連友任副隊長。

1940年5月,鐵道隊決定再打一次洋行。

洋行舊照

洋行位於棗莊火車站和兵營中間,是個大四合院。因為上次被襲擊,洋行防備十分嚴密,院牆上裝上了電網,一到晚上就大門緊閉。當時,洋行內住著12名軍官。

鐵道隊想打進洋行,並不容易。當時,全隊只有14人,三支短槍,而且對洋行內的情況不了解。也是巧了,洪振海和王志勝第一次打洋行時,三掌柜津山受傷被救了回來。但是,津山不久之後就被撤職了。

有一天王志勝在棗莊街上偶遇津山,鬱郁不得志的津山,就把現在洋行內部的詳細情況,都告訴了王志勝。後來,王志勝專門到洋行周圍偵察了一番,判斷津山說的是實話。

有了詳細的情報,鐵道隊開會決定,每人一把大刀,再次夜襲洋行。行動安排在晚上12點,1名隊員拿著手榴彈監視兵營的情況,另一名隊員也帶著手榴彈,監視車站裡的日軍。剩下的12人,分成三組行動。

大家來到洋行的南牆外,開始從外部挖牆。為了不製造太大的聲響,大家的動作很小,所以速度有些慢,直到拂曉時分,才在牆上挖了一個洞。隊員們手持大刀,一個個鑽進洋行院子裡,按照部署分別進了幾個屋子。

此時,洋行內的日軍還在睡覺,大家以跺腳為暗號,一起破門而入。屋子裡沒有點燈,大家也顧不上這麼多,舉起大刀就朝著床上一陣亂砍。整個院子瞬間充滿了鬼哭狼嚎的,杜季偉後來回憶說:「由於天黑,首尾難以辨認,不得不像剁餃子餡一樣,砍了一通,直得日軍鬼哭狼嚎,血肉飛濺。」很快,院子裡的12名日軍都被砍了。

敵人的哭喊聲,首先驚動了火車站內的哨兵。火車站方向的探照燈掃向了洋行,槍聲也響了起來。

此時再想從洞裡一個個鑽出去,恐怕來不及了。黑暗中不知道誰喊了一句:「帶的斧頭呢?快把大門上的鎖劈開!」原來,有人不僅帶了大刀片子,還帶著斧頭來了,原計劃劈開敵人的柜子,把錢都搶走,但現在也來不及了。

拿著斧頭的隊員走上前去,高高舉起斧頭,兩下就把鎖劈開了。大家冒著敵人的子彈,快速衝出了院子,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1941年夏,特務高崗茂一成了臨城站站長。

日軍控制臨城火車站

高崗是個中國通,能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而且還對當地的風土人情非常了解。他來了之後,四處找土豪劣紳「拜把子」,籠絡了一大批忠誠耳目。鐵道隊的行動越來越受限制,行動無法開展,甚至連住宿吃飯都成了問題。

既然這樣,那就必須除掉高崗了。根據情報,高崗的行動十分詭秘,他白天從不出來,都是晚上8點之後,才進入車站的辦公室工作。車站裡戒備森嚴,該怎麼除掉高崗呢?

1941年7月的一個晚上,鐵道隊從六爐店出發,來到了臨城車站附近。王志勝、劉金山、徐廣田三人,化裝成鐵路工人摸進了車站,直奔高崗的辦公室而去。沒想到,還沒有到達站台,忽然開進了一列軍車,停在了站內。

暗高崗的計劃被打亂,三人趕緊藏在了幾節空車皮下面。他們商量了之後,決定取消暗計劃,王志勝到站台外,用紅燈聯繫外面的隊員,不讓他們進站。劉金山則鑽出來,手拿榔頭假裝檢查列車,暗中觀察高崗的情況。

高崗辦公室的兩扇門都有一個小窗戶,劉金山透過窗戶看到,高崗坐在正中間的桌子裡寫東西,旁邊的一張桌子邊,坐著一個年輕的兵,應該是高崗的衛兵。辦公室的牆邊擺著一排步槍和兩挺機槍,南邊有個套間,裡面的情況看不清,但可以判斷,應該住著兩個班的敵人。

高崗辦公室的東面300米遠,就是駐車站日軍的兵營;北面80多米遠就是站台,隨時有巡邏的日軍;南面500米遠是一座碉堡,裡面有一個日軍小隊;西面的村子裡,是偽軍的團部。

這意味著,一旦槍響了,四周的敵人很快就會圍上來,想全身而退非常困難。

第二天晚上10點,刺高崗的計劃繼續執行。

鐵道隊分成了三個小組,第一組是王志勝、劉金山和徐廣田三人,他們化裝成鐵路工人,負責暗高崗,搶出兩挺機槍。第二組化裝成偽軍,負責堵住日軍兵營的大門,掩護其他人撤退。第三組負責收繳高崗辦公室的步槍和彈藥。

當天晚上,臨城火車站燈光昏暗,王志勝等三人爬過封鎖溝和電網,悄悄靠近了高崗的辦公室。四周十分安靜,站台上巡邏的兵還沒有走過來,他們迅速來到辦公室門口,使勁推開了門。

高崗正在寫著什麼東西,他的衛兵則趴在桌子上打盹。門被推開的瞬間,高崗抬起頭來,看清了眼前的情況後,他立刻扔掉手中的鋼筆,伸手拿桌上的手槍。但是,還沒等高崗碰到槍,劉金山抬手就是一槍,子彈直接射進了高崗的腦袋裡。

高崗倒在辦公桌的瞬間,他的衛兵被驚醒,劉金山根本不給他機會,調轉槍口指著他的腦袋,直接扣動了扳機。槍響的同時,徐廣田已經沖了上去,抓起衛兵的槍背在身上,又伸手抱起了一挺機槍。

與此同時,王志勝舉槍對準套間的門,左手抓起子彈帶掛在身上。在這極短的時間內,三個人已經把槍口對準了套間的門,一個兵剛剛伸出腦袋,王志勝就開槍把他的鼻子打掉了。套間裡的敵人不敢出來,第三組的隊員已經進來了,他們立刻抱起步槍,扛上彈藥,沖了出去。

此時,第二組隊員也打響了,他們朝著日軍兵營扔了幾顆手榴彈,打了幾槍後,立刻撤了出去。大家的行動十分迅速,從進站到出站,不到10分鐘時間,大多數的日軍還沒明白髮生了什麼。

在出站的路上,大家還在鐵軌上扔下了幾頂偽軍的帽子……

這一次行動,鐵道隊無一傷亡。大家不僅了高崗,還繳獲了兩挺機槍、三支手槍、三十支步槍和數千發子彈,大獲全勝。

高崗後,從濟南來了個日軍少將調查此事。日軍把車站裡里外外翻了個遍,除了那兩頂偽軍帽子,沒找到其他線索。日軍少將認為八路軍游擊隊不可能悄無聲息進來,所以一定是偽軍在搞鬼。後來,偽軍團長和幾個頭目都被抓走掉了。剩下的偽軍官兵,大多數都被押送到了東北,當苦力去了。

鐵道隊的行動越來越頻繁,日軍惱羞成怒。

1940年4月,以孫茂生為首,鐵道二隊成立。一個月後,以田廣瑞為首,鐵道三隊成立。到了1940年7月,三支鐵道隊合編為鐵道大隊,洪振海為大隊長,杜季偉為政治委員。

鐵道隊來無影去無蹤,讓日軍十分頭疼。為了對付鐵道隊,他們開始重金拉攏耳目,出動精幹小組,妄圖暗鐵道隊的領導。

1941年12月24日,鐵道隊的幾名幹部在六爐店開會,研究洪振海入黨的問題,地點是當地女交通員郝貞的家中。

會議剛結束,杜季偉等人剛剛走出院子,情報人員就跑過來彙報,說有幾個可疑人物朝洪振海的住處去了。大家立刻沖了過去,劉金山來到洪振海所住院子外的高坡上,看到日軍特務松尾已經帶著一個人進了院子,外面還有兩名特務守著。

情況緊急,劉金山立刻甩出了一顆手榴彈,四名特務當即跑出了院子。大家追了上去,擊斃了兩名特務,松尾和另一人跳牆跑了。當時,交通員郝貞就在牆外,她看到有人跳牆而出,知道一定是敵人,情急之下也甩出了一顆手榴彈。不過,郝貞訓練不足,缺乏經驗,忘記拉弦了,松尾僥倖逃走。

12月27日,日軍集結一千多人包圍六爐店,放火燒了村子。此時,鐵道隊已經撤離,但敵人緊追不捨,又朝著黃埠莊來了。

大隊長洪振海聽說日軍燒了六爐店,怒火中燒,當即要帶著隊伍打回去。政委杜季偉極力勸阻,反對此時與敵人正面衝突。但是,洪振海不聽勸阻,一時衝動帶著隊伍沖向了敵人。

當敵人大部隊靠近時,洪振海忽然抱著一挺機槍跳出掩體,朝著敵人掃射。一群日軍被打,但洪振海也中彈犧牲了,當時年僅32歲。

洪振海犧牲後,鐵道隊繼續與敵人周旋,繼續創造「鐵道游擊隊」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