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明確六項措施!著力部署寒假期間校外培訓治理工作

2024-01-11   華聲在線

原標題:湖南明確六項措施!著力部署寒假期間校外培訓治理工作

華聲在線訊(記者 王燕)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校外培訓負擔,讓廣大中小學生度過一個平安祥和、豐富充實、輕鬆愉快的假期,近日,湖南省教育廳發布通知,要求做好2024年全省寒假期間校外培訓治理有關工作。一起來了解六項措施。

全面系統部署寒假校外培訓治理工作

當前,正處於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雙減」工作三年目標任務的關鍵階段,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寒假校外培訓治理工作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在地方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錨定三年目標,充分把握寒假「窗口期」,發揮好「雙減」工作專門協調機製作用,會同本地文化和旅遊、體育、科技、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就寒假校外培訓治理工作制定工作方案,作出全面系統部署,明確治理任務、細化舉措分工、壓實各方責任,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強化培訓監管,守護中小學生快樂假期。

依法依規查處隱形變異違規培訓

各地要健全校外培訓執法體系,強化《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的宣傳、培訓和落實,加強執法裝備配備,統籌具備執法資格證人員開展常態化監管執法工作,嚴格規範公正文明開展執法。採取「四不兩直」方式,通過「日查+夜查」「聯檢+抽檢」等形式,對違規培訓多發的商務樓宇、居民小區等重點場所進行排查,嚴防嚴查隱匿在酒店、咖啡廳、居民樓等場所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強化對重點機構和人員的管理,用好網格化綜合治理體系,發揮社會監督員、責任督學等監督隊伍作用,嚴厲打擊以「家政服務」「眾籌私教」「遊學研學」「冬令營」等名義進行變相違規培訓。執法與執紀相結合,嚴肅查處中小學在職教師違規開展校外培訓行為。加大對違法違規案例的曝光懲戒力度,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形成有力震懾。

有效防範化解培訓安全風險

各地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寒假前,聯合消防、救援等部門督促指導培訓機構在寒假前至少開展1次安全自查自糾,制定完善疏散逃生等應急預案;加強日常管理,確保營業期間每2小時開展不少於1次的防火等安全巡查;對培訓機構至少開展1次安全專項檢查,對存在場地、設施、消防等安全隱患的機構,立即停業整改,堅決維護學生生命安全。常態化開展「爆雷」「冒煙」監測,發現風險苗頭第一時間通報公安機關,堅決防範「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加大監督舉報方式宣傳力度,暢通舉報渠道,用好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隊伍,認真核查各類問題線索,並及時處理反饋。

嚴格落實藝考培訓規範管理各項要求

寒假是機構開展集中住宿藝考培訓期,各地要嚴格落實《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關於在深化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治理中加強藝考培訓規範管理的通知》有關要求,重點關注機構開展集中住宿培訓的情況,落實好機構消防、安保、場地和條件配備等要求,及時掌握轄區內學生參訓情況,確保培訓安全。要加強藝考學生管理,高三學生確需離校進行短期藝術培訓的,應做好家校銜接,由學生及家長先向所在學校提出書面申請,經學校同意後,方可離校參加培訓,同時還要約定各方責任。學生離校參加培訓期間,要嚴格落實培訓機構主體責任和家長監護責任,機構要與家長建立信息溝通機制。要著重維護招生考試秩序,嚴查培訓機構聘用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在職教職工及考試命題、評分(卷)的專家評委等參與藝考培訓,或與教師、評委等內外勾連、利益輸送、干擾考試招生秩序等違法行為;要嚴查嚴禁藝術類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等違法違規行為。

綜合施策推進機構全部納入監管平台

各地要依據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加快排查整改,推動已審批機構全部納入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台(以下簡稱全國監管平台)管理,同步實現培訓機構黨組織全覆蓋,落實校外培訓機構黨建工作各項要求。強化年審工作,對未納入全國監管平台的機構責令限期納入,對拒不納入、逃避監管的機構,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對已納入全國監管平台但未開通支付的機構,要主動對接服務,責令限期開通,否則不得開展招生收費業務;對拒不開通、逃避資金監管的,依法依規責令停止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指導培訓機構全面使用《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2021年修訂版),將培訓收費項目、收費標準等信息向社會公開,嚴防惡意漲價。加強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嚴格落實預收費不超過5000元的上限要求,預收費須全部進入本機構收費專用帳戶,鼓勵培訓機構採取先提供培訓服務後收費方式運營。加快建立非學科類培訓市場監測的會商研判、信息共享、預警發布等工作機制,動態掌握本地區非學科類培訓市場變動情況,定期分析研判市場走勢,引導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合理定價和家長理性消費。落實從業人員、培訓材料管理各項規定,保障校外培訓機構規範運營。加大「校外培訓家長端」APP應用推廣力度,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家長會等方式,引導家長選擇合規機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多措並舉營造良好假期氛圍

各地要充分利用寒假契機,通過小視頻、公益廣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在全社會廣泛宣傳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通過倡議書、消費提醒、家訪等多種方式,引導家長理性看待校外培訓,不盲目跟風報班。充分利用春節這一傳統佳節,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鍛鍊、社會實踐、文化傳承活動,讓學生親近美好自然、體悟親情溫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鼓勵學校、社區探索開展託管服務,努力為部分家長解決照看難題。探索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積極統籌動員一批科技館、博物館、研學基地、科技型企業等,面向廣大家庭開展科教活動,為加強親子互動交流和中小學生提升科學素養提供平台。各地要會同工信、網信等部門加強輿情監控,實時開展網絡巡查,一旦發現不良輿情,要及時報告、及時處置,切實營造寒假期間良好輿論氛圍。

(一審:夏博 二審:盧小偉 三審: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