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評|智能家居互聯互通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4-06-18     北青網

隨著物聯網技術在家居領域的應用,如今,許多家居產品都可通過APP實現遠程控制,家居生活的科技感和便利性大幅提升。然而,大部分智能家居APP生態封閉、各自為戰,無法互聯互通,每購置一個品牌的智能家居產品,就需下載一個APP。手機越來越「臃腫」,導致消費者智能家居生活面臨新的「堵點」。(6月18日《工人日報》)

近年來,我國智能家居行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拉動家居產業增長的新引擎。據中國智能家居行業協會CSHIA於2023年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生態發展白皮書》顯示,2016至2022年間,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由2608.5億元增長至6515.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0.28%,2023年中國智能家居行業市場規模為7157.1億元。結合中國智能家居行業的歷史增速,預計到2029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09萬億元。

智能家居確實能給人們帶來便捷、舒適的生活,可一旦智能家居多一點、品牌雜一點,消費者的煩惱就開始了。正如新聞中提到,隨著家裡的智能家居產品越來越多,手機下載的家居品牌APP數量也越來越多,某消費者手機里已經安裝了12款智能家居APP。這不是個例,許多消費者都面臨著類似的情況——跨平台、跨品牌、跨品類的智能家居APP各自為戰,無法互聯互通,導致智能家居產品「不智能」問題也愈加凸顯。

智能家居為何難以互聯互通,「堵點」在哪?業內人士指出,各品牌爭相推出自己的控制平台,以此收集用戶信息、使用偏好等數據,來增強用戶黏性,為自家其他產品引流,從而形成品牌生態閉環,搶占更大智能家居市場。在這種商業邏輯下,原本可以實現互聯互通的平台反而成了難以打破的壁壘。目前,跨品牌互聯互通的技術方案和標準相對成熟,關鍵在於如何引導品牌做出行動,使其看到參與互聯互通後的實際利益。

事實上,智能家居行業內,通過Wi-Fi、藍牙和Zigbee等常見的通信協議,完全可以實現設備之間的協同工作,也可以搭載智能家居平台對不同設備進行集中管理。換言之,要想解決智能家居產品「不智能」問題,根本在於互聯互通的應用協議。此前,國際組織連接標準聯盟推出了智能家居互聯互通的技術標準規範Matter1.0版本。但協議在推廣過程中並不順利,且協議更新較為滯後,目前仍有部分智能家居產品未獲支持。

針對上述問題,工信部批准發布的《移動網際網路+智能家居系統跨平台接入認證技術要求》給出了解決方案,並將於今年7月1日實施。該標準規範了智能家居系統中設備的發現、配網、接入認證的流程及技術要求,為智能家居互聯互通提供了標準化指導,也讓消費者對於未來建立統一的智能家居系統看到了希望。這樣的智能家居系統將更加智能化,通過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提供更個性化、智能化的服務,提升用戶體驗。

需要注意的是,行業標準不是強制性的,企業是否願意朝這個方向兼容,終究是市場行為。顯然,從行業標準到最終問題解決,還需要各方協力推進。相關部門應積極引導智能家居行業及頭部企業凝聚共識、協同聯動,變「各自為戰」為「抱團前進」,攜手打造統一的智能家居作業系統,吸納更多的品牌產品在系統內運行,同時做好對用戶隱私權限的監管。只有這樣,智能家居才能真正實現「智能」,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

文/付彪

圖源/視覺中國

編輯/王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b6e887bb18e42451f73f5ec14a112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