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解讀財政部最新政策:給了市場穩定預期,中國股市正進入5年慢牛期

2024-10-12     搜狐財經

出品|搜狐財經

作者|汪夢婷

10月12日,萬眾矚目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召開。

會上,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除此以外,還有三位副部長出席,分別負責的領域涉及綜合司、預算司、國庫司等領域。

財政部相關人士在會上表示,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將在近期陸續推出一攬子有針對性的增量政策舉措;擬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正在抓緊研究明確和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相銜接的增值稅政策。

發布會結束後,搜狐財經特別連線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就財政部公布的各項政策及其對A股後市的影響進行解讀。

魏鳳春表示,本次會議可以高度關注四點,即對地方債務的置換問題、對銀行資本金的補充、對房地產行業、對大學生等特殊群體的表態。

本次會議並未公布具體的財政刺激規模,魏鳳春認為,會議的關鍵不在於市場所關心的多大規模問題,更重要的是給了一個穩定的預期。經濟增長可能沒有大家預期的那麼好,但是政策的積極變向和作用點非常明確。

魏鳳春認為,大家應該用全新的思維來看待市場,不能認為這次的政策調整是偶然性的,而是中央希望資本市場發揮在現代化建設中中流砥柱作用的一種新表述。

「從制度變革角度來講,中國股市正在進入一個長達3-5年的慢牛時期。最近的調整某種意義上是之前漲太快的自然反應,還有就是政府有意識地在踩剎車。」魏鳳春表示。

以下為直播內容精選:

「政策的積極變向和作用點非常明確」

搜狐財經:如何看待財政部經濟政策新聞發布會公布的各項政策?預計對中國經濟、A股市場會產生哪些影響?

魏鳳春:這個會議可以高度關注幾個問題:第一點,就是對地方債務的置換問題。這兩年內需不足,加上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表有所惡化,如果繼續化債,可能會耽誤很多時機。而這次會議很清楚,當然沒提具體規模多大,但至少從藍部長的講話來看,這個規模會很大,那麼地方政府可以放心去發展,這樣增長的底線就相對比較確定。

第二點,強調了對銀行資本金的補充。當前有人比較擔心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資產的風險。結合前一段時間央行、證監會會議包括金融監管總局提到的對銀行補充資本金的考慮,說明金融風險不用擔心,這點很重要。

第三點,大家比較關心的房地產,如果它繼續下跌,經濟就起不來。從近期的各項會議精神看,房地產一定要讓它企穩,並且希望它未來能回升。這是和原來不一樣的,原來我們對地產的政策很多是放在風險的角度看,現在覺得它很重要,要幫它解決問題。

第四點,就是關於一些特殊群體,特別是青年學生,這點與近期畢業生就業不是特別理想有關係。

這個會議的關鍵,不在於市場所關心的多大規模的問題,規模其實都是根據形勢需要而出台的,當然相應的規模也不會太小。更重要的是給了一個穩定的預期:地方政府可以發展了,銀行沒有問題,房地產正在全力地讓它恢復,而且年輕的學生可以安心底學習了。這四點在我看來就是一個給大家解決了很現實的問題。

至少在我的判斷邏輯中,中國原來擔心的經濟下行以及一些風險問題化解了。放在股市中看,就是股票不會因為這件事兒下跌。調整是技術面的,從基本面來講不用特別擔心。

搜狐財經:您認為這次發布會是超出預期的嗎?

魏鳳春:我認為這是正常的操作。藍部長給大家留了一個期待,說中國的債務空間,甚至說中國的財政赤字率的提升,是有很大空間的。沒有告訴你具體數字,這點很重要,這就是托底,大家要的是政策預期,而不是說花多少錢。

當然很多人希望給出具體數字,網上有各種判斷,有人說2萬億是一個邊界,超出2萬億就叫樂觀,沒超出2萬億就叫悲觀。我覺得這個說法有點問題,至少沒有放在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問題。因為財政部是政府、黨中央和國務院來實施激勵政策的一個特別重要的部門。而且在我的理論框架下,這個大財政的概念不僅是單純的收支問題,這個邏輯下不給數據,反而我特別高興,給了數據以後,顯得這個政策的作用點小了。

結合了前期會議來看,至少現在大家認為政策的目標非常明確,政策作用點也特別清晰,就是政策合力提振股市和房地產的信心,各個部委的目標都是一致的。

藍部長講過的話,在我看來就是,經濟發展一定有人承擔一些風險,而財政部主動承擔風險。這和原來是不太一樣的,原來地方政府債務,強調誰家的孩子誰抱,但是牽涉到整個家族、整個大局的時候,中央政府義不容辭地承擔起責任了。

我認為這一點無比重要,經濟增長可能沒有大家預期的那麼好,但是政策的積極變向和作用點非常明確。根據過往的經歷來看,這些問題都會很順理成章地解決。

「假設效果不明顯,政府還會出台政策」

搜狐財經:三季度的宏觀經濟數據公布在即,現在很多預測都覺得會弱於既定目標,這是會加重投資者對股市沒有基本面支撐的懷疑,還是說市場可以藉此期待更多強有力的刺激政策出台?

魏鳳春:這個數據其實大家有個預期,預計離5%有一點距離。正因為這些情況出現了,9月份包括現在中央在出台政策,就是在擔心這些問題,到時候公布GDP,到底是4.9%還是4.7%並不重要,因為已經提前看到了,就怕說數據出來以後再出政策那就麻煩了。

包括今天藍部長講過的,大家擔心的財政預算指標完不成,錢花不出去,藍部長說的很清楚,一定是完成的,至少到年底大家擔心的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

從這個邏輯來講的話,這些問題根本不用討論,因為中央已經未雨綢繆了。政策出台不出台,短期來看不用考慮太多了,我是更加關心,到了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怎麼定調,明年的事情是更加著力發展,還是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這個問題現在無法做更明確的判斷,中央也在觀察,這個事情可能更加重要。

搜狐財經:如果當前的政策措施沒有產生預期效果,您對未來的政策措施有何期待?投資者應該關注哪些指標來判斷未來的政策走向?

魏鳳春:政策效果需要時間,需要走法定程序,走到法定程序以後的資金還要下撥到各個地方政府。包括像專項資金、專項債、銀行的補充資本金,甚至給學生的貸款,總得有一個程序,這個需要時間。這一點提醒大家,判斷政策是否有效需要時間。

第二點,假設政策效果不明顯,經濟增長、就業不理想,政府還會出台政策。這個政策在哪裡呢?三中全會說得很清楚,有長達五年的政策儲備。近期出的政策,在我眼裡是短期的政策操作,更多強調技術性的東西,還有很多制度性的東西可能比其他更加重要。

中國股市正進入長達3-5年的慢牛時期

搜狐財經:這輪行情的啟動首先是由於政策利好提升了市場信心,扭轉了悲觀預期,因此被稱為「政策牛」。許多人擔心當前的股市復甦僅僅是政策驅動的,而非市場自身趨勢的反轉,這兩天的市場走勢也是在調整,是反彈還是反轉,您怎麼看?

魏鳳春:單純從技術指標來看,從2600多點到3674點肯定是反彈,反彈以後必有調整。未來我們希望它形成反轉,實際上就是從過去3年多的熊市進入到牛市。

第一,中國股市前幾年正在進入一個調整時期。不光是經濟在調整,產業在調整,監管的思維也進行調整。如退市懲罰、信息披露等等,還強調了股市上升過程中的問題,某種意義講,實際上是對股市進行了全方位的制度變革嘗試。

在這種情況下,股市調整完後會進入緩慢修復狀態。前段時間很多人交流,認為當前在通過股市來解決產業創新的制度變革。我也認同這一點,因為這一次的股市調整,在我眼裡不是偶然,是有長期布局的。

中國現在問題是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的博弈,希望通過產業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而產業的轉型離不開風險資本的參與,那股市就是最好的風險定價場所,之前我們做了很多嘗試,希望國有企業做很多風險資產定價投資等等。現在看來,國有企業在這方面有一個天然弱勢,因為它的風險不好考核。民營的多元化投資主體參與,決定了資本市場未來要承擔中國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它有風險有收益。

這次行情中漲得最多的是科技,不是大家原來最希望看到的那些低估值紅利。雖然有所調整,但因為大家認為這次中國股市是一個重大的國家戰略調整,可以來解決兩大問題。第一,解決中國居民的資產負債表,因為好多年居民資產負債表實際是衰退的,要修復它,以後才能消費。第二,同希望股市產生財富效應,成為促進消費的手段。

從制度變革角度來講,我認為中國股市正在進入一個長達3-5年的慢牛時期。千金難買牛回頭,一把漲到5000點再跌回來那就更慘,這次調整某種意義上是之前漲太快的自然反應,還有就是政府有意識地在踩剎車,因為我們要跑的是長途,不是百米賽車。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認為大家應該用新的思維來看這個問題,不能認為這次的政策調整就是偶然的,它是中央一如既往地希望資本市場發揮在現代化建設中中流砥柱作用的一種新的表述而已。我認為我這樣解讀是相對客觀的。這次使用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手段更加和國際接軌,更加考慮進退等等,所以說我定義現在是一個牛回頭的過程

目前是反彈,下一步牛市需要宏觀產業與資產趨勢的變化,單純的政策刺激是不夠的。

搜狐財經:在降首付比例、降存量房貸利息、放鬆限購等政策刺激下,近期房地產市場有所轉暖,能否解讀一下當前的房地產的投資前景??

魏鳳春:從我常年對地產的研究來看,把它放在一個大的周期框架下。中國的房地產剛走完一個周期。現在整體來講,地產不像當年那樣在風風火火的最高峰,這是肯定的。而且地產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它能夠穩住就很重要。

我們未來的發展是區別於地產的新商業模式,這一點很明確。房地產是個舞台,我們搭建舞台要跳舞的、要唱歌的、唱戲的,那些年輕的演員、年輕的產業,需要有舞台。舞台很重要,從這個角度來講,地產無論怎麼救都不為過,舞台越高明星越有價值。

從投資角度來講,地產在我眼裡具備投資機會,但是更多是擇時的東西。長期來看我更願意投成長,成長性有風險,但更有收益。地產這個階段看,只要做好擇時還能賺很多錢。但是如果你不擇時,希望它獲得和半導體這種成長股票一樣的收益,我個人覺得是留戀過去的一種保守思維,保守的思維不可能賺豐厚的收益,這是我的一個基本判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b62a23aa832b53c41f937e1ee4cca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