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41周了寶寶還不發動,要打催產針嗎?孕婦催產事項須知

2022-04-24   福林媽咪

原標題:都41周了寶寶還不發動,要打催產針嗎?孕婦催產事項須知

文|福林媽咪

每個女性面對分娩都是有點害怕的,但是到了孕晚期尤其是預產期,大家就顧不上害怕生孩子,心裡每天想的就是:

趕緊卸貨吧!

但是,就是有不少孕媽媽,肚子裡的寶寶是個慢性子,到了預產期,甚至過了預產期,肚子還遲遲沒動靜……

我同事就經歷了這種痛苦。

她是在孕41周的時候住進了醫院,醫生檢查過後說,沒有什麼跡象表明有需要剖腹產的指征,但是胎兒一直在宮內的話可能會出現危險情況,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他們自己想要哪種分娩方式。

兩個人商量了一下,還是決定順產。

於是,同事就經歷了水囊催產。

可能是個人體質問題,她覺得這種催產方式特別難受,再也不想經歷。

而且經過了一晚上,宮口還是沒開,又打催產素,最後總算有宮縮了,要了自己半條老命。

常用的催產方式有這麼幾種:

1.水囊催產

不知道看文的你有沒有聽說過水囊催產,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催產方式了,一般產婦過了預產期還沒有動靜,就會用這種催產方式。

醫生會把水囊放在宮頸口的上方,然後往裡面注入生理鹽水,形成一個鼓起的水球,讓這個水球壓迫宮頸,從而促進宮口擴張,到了一定程度,水囊就會自己掉出來,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長,幾個小時或者十幾個小時。

而且有可能沒有作用。如果超過24小時,子宮還沒有收縮,就需要取出水囊,採用其他催產方式。

2.催產針,也就是靜滴縮宮素。

相信很多媽媽對這個都不陌生,宮縮素可以和宮體上的受體相結合,刺激子宮,從而引起宮縮,幫助儘快分娩。不僅在沒有宮縮的時候可以用,還可以在宮縮比較慢的時候使用。

大催產素的時候,醫生會根據情況來決定用量,只要適量,對胎兒幾乎沒有影響。

注射過程需要密切觀察,15分鐘記錄一次孕婦的血壓、脈搏、宮縮情況等,並不是你想快點生就能讓醫生多打點。

還有一些人為干預催產的方式比較少見,比如在陰道內防止促進宮縮以及軟化宮頸的藥物,再比如孕晚期口服藥物,不過這種藥物容易引起比較強烈的宮縮。

3.乳頭刺激法促進宮縮。

通過刺激乳頭乳暈,也可以誘發身體分泌催產素,從而刺激宮縮。這是一種不使用藥物的催產方式,如果情況不那麼緊急,也可以試試這種方式,當然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在懷孕39周的時候可以開始進行,防止出現過期妊娠。

4.自然催產法。

我們經常可以在醫院產科樓道里看到有爬樓梯的孕婦,這一般就是在進行自然催產的孕媽媽了。一般是在家感到了陣痛,但是到醫院後發現宮縮沒有了,或者宮口開得比較慢,這時候就可以通過運動來進行催產。

除此之外,有的醫院有專門進行導樂的護士,指導產婦進行運動,從而促進宮縮,儘快開指,好進產房分娩。

其實就像是瓜熟蒂落、小雞出殼一樣,一家人都在等待著那一刻的到來,但是它遲遲不來,我們還不敢錯開眼,難免有些心焦。尤其是作為孕育寶寶的媽媽本人,這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

為了儘可能防止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在孕期需要注意做好管理和監測兩項工作

管理就是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的管理。

在懷孕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營養的合理補充,不能不補,也不能過分補,做好體重管理,同時要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進行適量的運動,鍛鍊子宮肌肉,增強子宮收縮力,為分娩做好準備。還要早睡早起,保持身心愉悅。

監測就是孕期檢查、自我檢測這些工作。

發現懷孕之後,就要去醫院建檔,按時產檢,了解胎兒的基本情況,根據醫生的建議來進行孕期護理。到了孕晚期,要學會自測胎動,隨時關注胎兒狀況,如果出現過期妊娠的情況,要多和醫生溝通,如有需要及時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