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醫生張文宏:硬核教授普及流感與防疫,辦實事才是真

2020-02-13     檸洱

張文宏教師的一段採訪走紅網絡,引起網友極度舒適,就喜歡這麼實在的醫生講話,喊口號不如用行動說話。


1月29日晚上,張文宏因在疫情新聞發布會的一段講話,被網友評價為「最硬核」言論而迅速走紅,視頻在微信、微博等大量社交媒體平台擴散,網友贊他「有擔當」「真男人」「思路清晰」甚至有人評價他為「第二個終南山」。

張文宏表示自己進去查房主要是消除醫生的恐懼,主任總在後面指手畫腳,不和病人親密接觸,醫生心裡無法接受,於是他提出兩件事:

一、自己每周進去查房,最少一次到兩次。

二、把所有年底到現在的醫生全部換崗,這樣一個毫無查證的病毒發生時,一線的醫生將自己暴露在最前面,非常了不起,人不能欺負聽話的人,換成科室所有共產黨員,入黨時宣言的口號不能做做樣子,不論是出於信仰或是別的原因,沒有討價還價,一定要上去。

如此硬核的講話,真是民心所向。


在另一段視頻中,一位記者採訪張文宏教授,問及面對一線醫務工作者有什麼要說的

張文宏耿直的回答:醫務工作者最缺的就是關心,領導對醫務人員的關心一定要加強上去,像我們剛才的領導說要給我派車,這個呢,有點過了,你說是不是,但是一般的關心,第一關心的醫務工作者的防護、第二是疲勞,第三是工作環境,我覺得一定要跟上,如果說跟不上,就說明沒有把醫務人員當人,只是當機器,對於我們在基層工作的人員一定要保持,一年365天,每天的關心,醫務人員被關心了,沒有受到傷害了,這樣大家做起事情來才會有勁,醫務人員應該有免於被傷害的權利,do no hurt。

不知道那位要給張文宏教授派車的領導此時是什麼感想,但是無論是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還是病人,又要忍不住鼓掌了,別整那麼多虛的,醫務人員間互相避免傷害,達到平衡才是關鍵。


一、感冒與流感是小爬蟲和大老虎的區別

SARS是死亡率是10%,流感肺炎的死亡率是9%,為什麼我們害怕SARS卻不害怕流感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對於SARS的未知導致的恐懼,一百多年前1918年,全世界死於流感的人數是5千萬到1個億,至少1個億,當時人口總數18億,這個死亡率是非常高的,但是中國科學家僅用了1個多星期就破解了元兇,來自於流感病毒。

因為症狀和感冒相似,都會發燒,只是發燒溫度更高,人數會多,所以取名流行性感冒,其實和感冒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病,當一種未知的病毒出現的時候,我們無法對症下藥,只能靠自己的免疫力。


一個新的病毒進入身體,我們身體沒有記憶,無法快速建立起免疫,就會產生非常嚴重的鬥爭,屬於天然鬥爭,若當我們對這個病毒還不確定就亂扔炸彈,將炎症炸的到處都是,肺部就會沾染上更多的炎症。

如果我們發生過這種病毒,或者有疫苗,就會對症投藥,將其消滅,所以無知是最大的恐懼。


二、公共環境中的細菌病毒和你一起仰望藍天

張文宏醫生提到隔離時說:

現在開始,每個人都是戰士,你在家不是隔離,是在戰鬥啊!你覺得悶,病毒也給你悶死了。

2003年的SARS全球感染人數共計8422例,死亡916例,平均死亡率10%,最後通過隔離的方式將病毒隔離掉了,健康完全靠自己,當一個城市若發現疫情時,流感肯定和你一起仰望天空,大多數的接觸都是通過手和呼吸道,所以要勤洗手,戴口罩。

美國現在宣傳的打招呼方式,是人和人見面時碰拳,儘量避免公共環境中無形的感染。

三、歲月靜好,一定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張文宏是上海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他從30歲的時候就有個外號「張爸」因為他無論是對病人還是同事都非常細心,就像爸爸一樣。

張文宏是溫州瑞安人,從小就是學霸,高三保到上海醫科大學(復旦的前身)並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美國伊利諾州大學微生物與免疫系和香港大學微生物系做過博士後和訪問者。

他進入華山醫院,一直從事感染科與肝病專業臨床研究,他所在的感染科連續9年位居中國醫院排行榜中國感染病學科榜首。


張宏偉面對疾病總是很焦慮,一定要想的多一點走得快一點,將病源找出來。

張文宏在公開課中說:「生活從來沒有那麼靜好,有這麼靜好的生活一定有人在維護,比如我們的解放軍戰士在邊疆駐守,比如我們。」

當我們看天空、看河水時病毒和我們一起在看,所以一定要多預防,未知的病毒就像鐘錶在滴答,我們能聽到滴答聲音,卻不知道現在是時間。


所以預防大於治療,醫生的能力非常有限,健康應該靠自己。

最後請大家謹記幾點,常洗手保健康,出門戴口罩。

點贊分享,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ZCERXABjYh_GJGVJr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