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4月30日訊(記者 解強民)4月30日12時,由中鐵十局承建的濟寧市王母閣路上跨新兗鐵路立交橋工程主橋迎來華麗轉體,35分鐘、旋轉42.1°後,王母閣路跨線橋——跨新兗鐵路、南北兩幅轉體梁順利轉到預設位置,工程進展取得重大突破。涉鐵段轉體的完成,標誌著王母閣路跨線橋項目通車進入「倒計時」。
橋樑轉體前
橋樑轉體後
據悉,這次王母閣跨線橋涉鐵段橋樑轉體,還掛了多個「頭銜」,創造了「三個之最」:是山東省內上跨鐵路雙轉體最長、雙曲線半徑最小、中心偏心最大的市政橋樑,創下山東市政工程三項記錄。
兩個轉體橋樑轉體重量約6338噸
本次轉體為新兗鐵路線第一次實施兩幅轉體梁的「雙轉體」,兩幅轉體梁的四個支點必須協調同步,才能保證在間距不到10米的範圍內平行旋轉,避免互相「擦碰」等不安全因素。
其次,本次轉體為山東省境內最長的市政工程「雙轉體」,轉體重量約6338噸。單幅長度130米,超過一般轉體梁10米左右,這次轉體為中國鐵路濟南局最大的曲線梁轉體,比直線轉體橋更難把握重心和平衡,對轉體的球鉸技術安全要求更高,必須控制住因曲線梁偏心等引發的轉體傾覆安全風險。
王母閣路上跨新兗鐵路立交橋上跨新兗鐵路雙線、新兗鐵路濟寧西至濟寧區間,距離濟寧站約2.1公里。新兗鐵路為繁忙幹線,為保障運營安全,採用「先建後轉」的方法施工。轉體橋樑球鉸、滑道安裝制精度控制在0.5毫米之內,轉體角度為42.1度。主橋轉體系統由轉體支座、上轉盤、下轉盤、撐腳、滑道、牽引系統組成,轉體系統以轉體支座為主,撐腳起控制轉體穩定的作用,轉體支座採用錨固螺栓和套筒與上、下轉盤連接。投入施工作業人員140餘人,累計拆除盤扣架980噸,拆除鋼立柱、H型鋼、鋼板、貝雷支架1000多噸,澆築混凝土約500方,鋼鉸線累計張拉、壓漿2900餘束。
據悉,該工程於2019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在年後近兩個月的主橋轉體準備工作過程中,針對轉體工程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要求嚴和新冠疫情影響等實際情況,中鐵十局項目部合理安排、配合聯動,圍繞節省時間、提高工效、確保安全質量的目標要求,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今年年中,項目全線通車後,將有效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為王母閣路沿線居民出行提供便利,並成為濟寧市老城區到太白樓新區的大動脈,對促進新老城區之間的聯繫,拓展城市框架,優化城市布局,加快市區融合進程將發揮重要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XD3ynEBfwtFQPkd6z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