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內的江南水鄉古鎮,新滬上八景之一,喜歡古鎮游的值得一去

2019-07-07   旅人宜小辰

​上海被稱「魔都」,一座充滿著際遇與挑戰的魔力之都。同時,上海也是一座有著豐富旅遊資源的城市,外灘、東方明珠、田子坊、迪士尼樂園、城隍廟等等,都是到上海旅遊必去的景點。喜歡古鎮的遊客也不會失望,因為上海周邊有很多古鎮可供遊玩,而且在上海市內也有一座江南水鄉古鎮,喜歡古鎮游的可以不出上海就能欣賞到古鎮美景。

楓涇古鎮位於上海西南部的吳越路口,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亦為新滬上八景之一,與上海的五個區、縣(金山、松江青浦、嘉善、平湖)接壤,素有「吳越名鎮」之稱。楓涇古鎮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古鎮四周是水網,鎮內河縱橫,橋樑很多,它被稱為「三步兩橋,一看十巷」。楓涇古鎮成市於宋,建鎮於元,是一個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鎮區多小圩,形似荷葉;境內林木蔭翳,廬舍鱗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稱「清風涇」,「楓溪」。

來到楓涇古鎮,一定要看一下古鎮里的橋,古鎮中現有石橋39座,其中最為獨特的是有「廟連橋,橋里廟」之稱的致和橋,楓涇人叫「夫妻橋」。致和橋位於楓涇古鎮中南北市河的中段,建於元朝致和年間因此得名,是古鎮現存最古老的橋樑,也是楓涇古鎮歷史發展的見證。

據了解楓涇古鎮是國內外著名的金山農民畫的發祥地,楓涇人熱愛生活,藍印布、家具雕塑、廚房壁畫、燈籠、剪紙、刺繡、針織等民間藝術歷史悠久,豐富的民間文化藝術孕育了金山農民畫。金山農民畫家以楓涇農民畫家為主,創作了具有濃郁鄉土氣息和獨特藝術風格的金山農民畫,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而且楓涇古鎮自唐代以來培養了三大名人,56位學者,125位名人,235位文化名人(包括100位智賢,3位大臣,2位首相),639位歷史名人,可見楓涇古鎮民風淳樸,崇尚農耕讀書,重視教育和選官。

楓涇古鎮是需要購票遊玩的,門票在50元左右(購買途徑不同,票價不一樣),古鎮的景點主要有施王廟、天命堂、三百園、丁聰漫畫館、楓涇牌坊等。施王廟,俗稱施王堂,坐落在北大街,是楓涇重要的道教勝地,施王廟建於明萬曆七年(1579年),施王其名叫施全,楓涇百姓為紀念施全,在明萬曆年間募白銀400兩,在楓涇北柵建造了施王廟。施王廟前還建有放生池,池上建有拱形石橋,稱施王橋(現重建)。整個施王廟占地3000多平方米,是江南一帶規模較大的道教宮觀,來古鎮遊玩,施王廟一定不要錯過。

遊玩交通指南:

公共運輸:上海市區地鐵一號線錦江樂園站下,到西南汽車站乘「楓梅線」(全高速45分鐘,票價11元)直接到楓涇牌樓,坐「楓涇一路」或「楓涇——新浜」車(票價2元)在中洪村路口下至楓涇古鎮。

自駕車:(1)上海方向:滬杭高速走A8段,楓涇出口收費站下來沿指示牌開2分鐘即可到達楓涇古鎮;車停至古鎮入口處的停車場。(2)杭州方向:滬杭高速或320國道。3)南京方向:滬寧高速換A30再換A8至楓涇出口行一公里至楓涇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