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星 馳」這三個字,似乎一直是「非主流」的
從不盲目跟風,人云亦云
他所塑造的人物往往也是特點鮮明,獨樹一幟
尤其是對一些經典形象的改編,更是有著他獨到的見解在其中
早年間的《大話西遊》,《鹿鼎記》,再到前幾年的《西遊降魔》,都是很好的例子
今天表妹為大家帶來的是星爺另一部「經典改編」式作品
《 濟 公 》
影片上映於1993年,由杜琪峰執導,除周星馳外,還有吳孟達,張曼玉,梅艷芳,黃秋生等一眾大咖加盟
雖說是杜琪峰執導,但是依舊有著濃濃的「周星馳」式風格:無厘頭,誇張,詼諧等
就連杜琪峰本人都表示,在拍攝過程中,似乎周星馳並不需要導演,他才更像是一個導演
但與此同時,這部影片又最不像「周星馳」
嚴肅的宗教題材,笑點外衣所包覆的現實淒涼,以及對人性,佛理的深刻探討
使得這部影片不同於以往「周氏電影 」搞笑有餘,縱深略淺的特點,成為他參演作品中為數不多的「異類」,並被很多人低估
當年一同上映的《唐伯虎點秋香》4017萬票房,而《濟公》卻只有2156萬,這個成績對於「周星馳」這個招牌來說,著實是有些慘
不賣座的同時,好評率也不高,豆瓣評分7.2,有將近一半的人打了三星
為什麼?
我們來分析一下
影片講述了降龍羅漢因為總是在天庭「搗亂」,被天庭的眾神集體彈劾,幸虧觀音大士出面,定下賭約,只要他能改變三個凡人既定的命運,這些事情就不再追究
而被選中的這三人分別是九世乞丐,九世娼妓和九世惡人,故事也圍繞著他們展開
中國人向來講究「九」是最大的陽數,九世這個概念就是為了突出他們的「冥頑不靈」
事實也正是如此
乞丐大種窩窩囊囊只會挨打,拿了金磚坐進飯店裡,最想吃的卻還是雞屁股,唯一的願望是做一個神仙乞丐;
濟公救下娼妓小玉,讓她從良賣豆腐,誰知她就真的臨街「賣豆腐」,報答恩人的方式就只會「以身相許」;
惡人袁霸天殺人無數,被達摩上身的濟公打到滿臉鮮血,可是眼神中卻沒有絲毫的懺悔之意
而下凡的降龍羅漢,也就是轉世投胎的濟癲,卻為了這樣看起來沒救的三個人煞費苦心
甘願變成木頭人,金身被騙,眾叛親離還不願意放棄他們,得到的卻是自己身死,「輸的一敗塗地」
他真的輸了嗎?
大種為了心愛的小玉而死,死之前高喊著自己的名字朱大常,重拾自尊;
小玉愛而不得,用發簪劃花了自己的臉,做了真正的「豆腐西施」;
袁霸天到頭來發現自己只是被人利用,捏碎了他的石頭心,「下輩子不願再做人」
他們的命運真的被改變了
但改變他們的,是他們自己
其實被改變的不單是他們,對降龍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
被貶下凡,法力盡失,孤立無援,就像當初失去鋼鐵戰甲的托尼·斯塔克一樣,此時的他們都需要明白一件事:
我 是 誰 ?
這個問題始終沒有準確的答案,但是有一點是能確定的
最終能定義你的,只有你自己
濟公在這三個人的命運之路上充當就是一個「引路人」的角色
一開始,他曾試圖直接感化,卻接連失敗
之後,他改變了做法,不再逼迫改變,而是幫助引導他們重新認識了自己,事情也才開始出現了轉機
所以在影片的前大半部分,始終充斥著一股「宿命輪迴」的無力感
當他發現大種在小玉面前會在意尊嚴時,對著蒼天說出的
「誰說他們沒有救,所有人都可以救!我贏定了!」
憑著自己的一己之力,執拗的想要扭轉「宿命」的安排,此時的怒喊又有誰能不小小的心酸一下
其實不單是主線,影片當中出現的一些片段也是十分耐人尋味的
比如這一段
天庭因為伏虎的私自下凡而降下瘟疫,凡間死傷無數,卻又在這時出現神棍,謊稱消災,斂財不夠,還要活人祭神
這時一個大嬸站出來說「怡香苑裡女人多得是」
還記得在此之前,濟公曾說「大家都是女人,何苦自相殘殺?」
是不是很諷刺
打定主意,一群人打著「一人之死為全城」的名頭,浩浩蕩蕩衝進怡香苑,「大義凜然」的抓走小玉去祭天
當小玉被綁上了行邢台,差點被火燒的時候,濟公站出來要救她,圍觀的人問出了這樣一句話
「如果放了她還有瘟疫怎麼辦?」
熟不熟悉?
濟公的回答更是絕
「如果燒死她還有瘟疫,那就燒死你們」
吃瓜群眾作鳥獸散,這個時候就沒有人說「這是為了全城人的犧牲」了
短短的十幾分鐘,人性之惡被展露的淋漓盡致
神明視人命如草芥,人類自己又何嘗不是冷漠如斯
事不關己就肆無忌憚,甚至助紂為虐,同類被逼死卻恨不得拍手稱快
這就回到了影片開頭,天庭眾神對凡人的看法,愚笨,自私,無知
這樣的世人真的值得去救嗎
他說:「值 得」
也這麼做了
即便賭約已「輸」,還是為了拯救蒼生,頭也不回的衝進了羅剎嘴中,換來了同歸於盡的結局
《濟公》是一顆包裹著甜蜜糖衣的苦果,笑料不夠,內核酸苦,相比於周星馳其他更加歡鬧的喜劇來說自然是不夠討喜
但這也同樣是影片最大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