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電商平台轟然倒下,老闆半夜宣布破產,發千字文道歉

2019-12-11     陸水新知

提到電商平台,人們最熟悉的莫過於淘寶、京東和拼多多這三大平台,經過這麼多年的激烈競爭,存活下來的都是一些頭部企業,如果後來者想要實現「彎道超車」,那得重新塑造新的消費格局才行。

比如拼多多,就是逆襲成功的案例。之前,很多電商平台針對的消費群體都是來自一二線城市,拼多多卻能另闢蹊徑,挖掘出三四五線城市背後強大的消費潛力,並且在營銷策略上做了很多創新。

其中,拼多多最大的創新就是建立新電商模式,讓「價值回歸生產和消費兩端」。簡單來說,就是C2M模式,工廠生產的商品直接售賣給消費者,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另外,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大數據來了解產品的需求情況,適時調整生產計劃,避免導致庫存積壓。在這種電商模式下,企業的成本降低了,消費者也得到了實打實的優惠。

現在,拼多多又推出新的計劃,一些經常為國內外知名品牌代工的企業,在拼多多的扶持下推出自己的品牌,比如貼上國際大品牌的掃地機器人售價是上千元,那它們自主品牌只要幾百元,然後通過直播生產過程消除疑問,做到真正「平價高質看得見」。

同樣的路線,結局卻截然不同。有一家電商平台,外界稱它為「高仿版的拼多多」,入局時間更晚,2018年3月正式上線,短期發展勢頭很猛,兩周銷售額突破200萬,半年積累到1億用戶,月活躍數超過1千萬。它就是主打「買的多,賺的多」的社交電商平台——淘集集。

在9日凌晨,淘集集官方宣布破產,令人一片唏噓。在10月份的時候,淘集集就被爆出平台欠款,總負債總額超過16億,相當於每月虧損2億元,公司創始人張正平就此發千字文公開道歉。

信中提到,公司融資不順,供應商的貨款和保證金都被挪用了,主要為了促進市場增長和拉新。如果用戶數量增長了,融資的錢到帳後,就可以將供應商的貨款彌補了。但是,這種做法引起平台供應商極度不滿,紛紛上門討要欠款。

經過各種嘗試,淘集集最後併購重組還是失敗了,融資遲遲不到位,最後只能按照破產重整和破產清算兩條路走。

有專家對淘集集的失敗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最根本原因是「社交電商紅利期已過,行業進入洗牌階段」。在經營上,淘集集也存在很多問題,為了拉新「盲目燒錢」。另外,商家集體上門討債,引發擠兌危機,從而加速了平台崩盤破產。

​現在,電商平台的競爭本來就很激烈,如果一味地模仿別人,不創造新的模式,只會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另外,為了拉新「盲目燒錢」,不注重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換取增長,那破產倒閉也是遲早要發生的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HTx924BMH2_cNUgEUb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