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母豬下崽大辦酒席,該不該?
說到母豬下崽都要請客!許許多多的人第一反應就是臉皮夠厚夠紮實的!所謂「人要臉 樹要皮」,覺得要真把這酒席給辦了,不但會被人說三道四的,還會成為十里八鄉茶餘飯後的笑料談資,讓人津津樂道!
然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啊!也許是你孤陋寡聞!塵世間還真有這樣的奇葩事,借豬崽滿月大辦酒席收份子錢!一點也不尷尬,還不亦樂乎!有勢之人,這是明目張胆斂財;而普通老百姓只因為份子錢鬧的只出不入,無力承擔才出此下下策,想撈回些本錢,不得已而為之!把人逼急了啥事都想得出來!這些都是世風而下,各種酒席泛濫惹的禍!
以上說的是以母豬下崽之名請客收禮!而有些地方的風俗,母豬下崽滿月必須請客,而且自古有之,流傳至今!但是,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只請客,不收禮金!此請客非彼請客,不但不被老百姓反感,而且還會大加讚賞!有這種風俗的地方的人們,早已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了!而沒有這種風俗的地方的人們也許就納悶了,這是為何呢?有這個必要請客嗎?
這樣的宴請實際上就是一個賣小豬崽的推介會,宴請的都是來買豬崽的客人,順便請客吃飯也是相當有必要的!
在農村專門喂母豬下崽賣錢的農民,一般都是比較細心,比較勤勞之人!腦子也比較活脫,家庭條件也不會過於貧困。農村哪家喂有母豬,什麼時候下了崽?什麼時候滿月?這些消息方圓幾十里的,傳的是非常的快。農民們想要豬崽的,都會不約而同地算好日子,同一天到養母豬的農民家捉小豬崽。母豬喂的少的,一般整個一桌兩桌的也就夠了!而有的大戶喂了十頭八頭的,那就非常熱鬧了,十桌八桌也是常有的事!
很多地方這種酒席一直沿襲了下來。這相當於一個城市門上的門面開業,也相當於一個小的交易所。大家忙裡偷閒在主家聚聚,交流一下養殖經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當面交易,有錢的給錢,沒錢的找個熟人當見證人打個借條,以後好收帳。不僅方便了大家,而且公證公平。當面交易或預定小豬後。戶主人請吃一餐飯,相互之間聯絡聯絡感情,方便以後各位買豬崽還來!
豬崽滿月請客,一個收禮,一個不收禮;給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各自的根本目的和出發點也都是不一樣的!為了回收送出去的禮金,搞個豬崽宴收禮金,這種變相的,甚至有些變態的行為,是不是未免有些太醜了點。
只要不收禮金,老母雞下個蛋大擺宴席也是沒有關係的!圖的就是個熱鬧嘛!凡是和錢扯上了關係,味道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