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鬧市區的樓上鋪,專注家常小炒,一道脆皮豬手20年來從未失手

2019-08-01   酸梅糖布丁

從北京路經過大佛寺,往惠福東路走,會發現一下子從喧鬧來到了寧靜之中。短短的一條路上,一字排開點都德,都城快餐和幾家一直在更換的網紅店,即使不太願意到北京路擠人山人海,這裡還是有幾家布丁無法割捨的老店。

脆皮豬手

每到飯市,尤其是晚市,下午五點開始,惠福東路417號窄窄的路面上,會忽然冒出一大群人。無論白髮蒼蒼還是年少力壯,均神秘兮兮和迎賓打了招呼,一臉美滋滋地拿著叫號紙,然後心照不宣地冒著酷暑或嚴寒坐在旁邊的膠凳上。整個過程像是在進行什麼神秘的儀式。

不誇張地說,因為在富臨等位時間久,布丁幾乎吃遍周邊所有小吃

其實,他們都是富臨食府的食客。即使下午五點半晚市開放,也必須在五點前過來等位,否則排一個多小時都可能排不到。富臨永遠給人一種皇帝女不愁嫁的感覺。布丁有一次4點半過來,想切半隻沙姜手撕雞打包帶走,服務員阿姐堅決而禮貌地表示:對不起請飯市再來。

深藏功與名的手撕雞

在富臨食府,最不能得罪的肯定是服務員阿姐。且不說她們掌握著叫號的生殺大權,單是到號後走到自己的桌位就是件無比複雜的事。阿姐們帶著你,走過因油膩而顯得滑溜溜的樓梯,穿過改建後迷宮般的隔層隔間,心裡總是緊張得如臨大敵。

人氣爆棚的豬手

待終於落座後,可別急著鬆了口氣。阿姐會連珠炮般對你說:「你哋哩度一陣要搭台慨啵?」(你們這裡一會要搭台的啊?)「喺咪宜家寫菜?」(是否現在下單?)「豬手唔多了你哋要點就快啲。」(豬手不多了,想吃就快下單。)

豉油皇鵝腸,我還是更愛向群的

如果你沒有在等位的時候進行過充分地思考,那麼現在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阿姐的耐心,可能就只有10秒。麻溜地點上脆皮豬手,手撕雞,白灼牛肉和五柳炸蛋,再加個青菜和湯。阿姐已經在旁邊勸阻不要點太多了。

加蝦版芝士撈伊面

最負盛名的是脆皮豬手,脆皮豬手裡最好吃的部分就是那份脆皮,溫熱而酥脆。連著筋的部分特別有嚼勁,但同去的飯腳總是嫌棄太難嚼。配的醬汁是芥末醬油,可以用於解膩,但布丁吃不慣芥末的味道,所以總是忽視它。

白灼牛肉也是每桌必點

另外,白灼牛肉是用新鮮牛肉加入油和澱粉簡單腌制,灼熟斷生後立刻上桌。因此灼得極滑極嫩,第一口牛肉的甜美汁水就會就會在你的口中綻放。但是,配的醬汁還是芥末醬油。

加蝦版炒菜心

此時,不能吃芥末的朋友就會陷入像布丁一樣的天人交戰中:蘸吧,太辣太嗆口。不蘸吧,牛肉的風味劇減。只能眼睜睜看能吃芥末的朋友把整盤牛肉風掃雲卷,然後自己泄憤一般地把芝士撈伊面上的蝦吃光光。

某飯腳念念不忘的芥末炒蝦

五柳炸蛋炸得很漂亮,蛋白嫩滑,蛋黃是剛剛好的七八分熟。這時候趁熱吃,五柳的酸甜和蛋皮的酥脆會讓人高興得滿眼都是小心心。相比之下,排名廣州第一的手撕雞就有點對不起期望。雞本身的選材一般,雞肉本身已經鹽焗得很入味,導致搭配的沙姜醬油難有用武之地。

五柳炸蛋

總的來說,富臨食府是一家擅長於做家常小炒的粵式餐廳,也有幾道類似脆皮豬手這樣拿的出手的招牌菜。幾年來吃過好幾次,招牌菜的出品能夠一直保持,這也是它能夠在惠福東路屹立20多年不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