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信息報訊 (高詩宇 李福山 本報記者 張國志)3月25日,龍江縣發布了《關於餐飲行業恢復堂食服務的通知》,沉寂多日的小城再次鮮活起來,人們走出家門「下館子」,春日小城又重新冒起了「煙火氣」。
抓好疫情防控 確保食品安全
恢復堂食服務,做好疫情防控是前提,為此龍江縣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在恢復堂食服務之前,龍江縣組織各餐飲服務單位開展了「搬家式」大掃除,對設施設備、餐飲用具等進行一次徹底的全面清洗消毒和安全檢查。同時要求從業人員每天上崗前要測量體溫和健康登記,全程佩戴口罩。並對用餐距離、用餐流程、日常經營等方面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和管理。
龍江鎮喜家隆水餃的店長張靜正在給員工測量體溫,並對體溫、消毒記錄進行登記。她說:「我們店每天都消毒,員工上下班都測兩次體溫,也不承接聚集性宴會,疫情防控這根線我們是一點不敢鬆懈。」在確保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的情況下龍江縣按下了餐飲行業的「啟動鍵」。
領導帶頭消費 助力餐飲復甦
3月26日,龍江縣政府縣長帶頭「下館子」,給市民吃下「定心丸」。在龍江縣的一家水餃店內,縣領導們先經過掃龍江健康碼、測量體溫、全身消毒等程序後進入店內。進入店內後保持1.5米的用餐距離分散坐下,點單後使用手機支付,隨後熱氣騰騰的水餃就端上了桌。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都笑稱:「這是他們吃過最有儀式感的一餐。」隨後龍江縣又發布了《機關幹部帶頭消費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倡議書》,倡議廣大機關幹部帶頭消費,帶頭守規,帶頭髮動,引導和帶動廣大市民提振信心,安心消費。
在他們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下館子,帶動消費。居民劉海峰在恢復堂食的第四天和朋友來到飯店,吃到了想念已久的「殺豬菜」。目前,全縣餐飲業復工1220家,恢復堂食商戶546家。
公勺公筷用起來 文明習慣養起來
「百姓餐桌無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龍江縣恢復堂食服務以來,雖然飯店熱鬧依舊,但人們的餐飲習慣正在發生著改變。在龍江縣內的一家快餐店,記者看到每個餐桌上都擺放著公勺公筷,顧客們對於這一新鮮事物也樂於接受。正在用餐馬洪峰告訴記者:「雖然是麻煩了一點,但我們都理解,這個必須配合,沒啥說的!」
龍江縣發布了《推廣使用公筷公勺倡議書》通過微信文章、小視頻、張貼海報、社區推廣等多樣化、多渠道宣傳,得到了商家和居民的積極響應。使用公筷公勺,減少細菌傳染,引領吃飯新風尚,培養健康生活好習慣的理念越來越被人們認可。新城社區居民張先生說:「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非常好,在保障家人健康的同時也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現在我每餐都準備公勺公筷,有時候忘了,家人還會互相提醒,現在老人孩子都形成習慣了。」
春暖花開,按下啟動鍵的龍江城再次「煙火繚繞」。疫情期間,廣大商家積極響應龍江縣指揮部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突出貢獻。如今,停擺了近兩個月的餐飲行業漸漸復甦,龍江縣多措並舉,努力減少著疫情對行業的影響,廣大市民也漸漸提升信心,安心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