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文有一段非常經典的台詞:「狗要吃屎,你千萬不要去制止它,不然它會以為你要跟他搶,說不定它還會咬你一口。
能改變自己的都是神,想改變他人的都是瘋子。人生最好的老師只有三個:乾癟的錢包,失敗的經歷,離開的人。」
成年人的社交智慧:篩選而非說教
在成年人的社交世界中,存在一條潛規則:只篩選,不說教。這既是一種智慧,也是對他人選擇的尊重。
孟子有言:「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我們常常陷入一個誤區,期望通過說教來改變他人的行為和想法。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試圖改變他人往往只會帶來失望和挫敗。與其期待別人改變,不如尊重他們的選擇,這就是成年人的社交智慧。
弘一法師曾說:「同情他人,可能會讓你背負他們的命運。」每個人的習性、成長環境和閱歷共同構成了他們的命運基調。
雖然習性可以改變,命運可以重塑,但這需要極大的努力和堅持,難到讓人們常常感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作家貝克特爾指出:「試圖改變別人,或者要求別人按照我們的方式行事,往往會自討苦吃。」思想層次不同的人,無需互相說服,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認知和觀念。
在烏鴉的世界裡,天鵝或許會被視為異類。因此,層次和認知不同的人,爭論是無意義的。
當年明月曾說:「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就是最實在的成功。」在社交中,我們應該學會尊重他人的選擇,不要為了迎合而犧牲自我。
介入他人的因果,可能會讓我們背負不必要的命運。因此,不要輕易介入,而是要學會放下,順應自然。
弘一法師還說過:「愛你的人,教你善良;傷你的人,讓你堅強。」生命中的每一個人和事,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我們應該從中汲取教訓,學會成長。有些挫折和困難,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只有自己去體驗,才能真正地成長和進步。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教育和改變往往難以奏效。我們更應該做的,是選擇和順應。弘一法師提醒我們:「人生沒有什麼不可以放下的。」
無論是小糾紛還是生死大事,我們都需要學會放下,因為無論我們如何執著,結局並不會因此改變。所以,在社交中,我們應該學會篩選,找到與自己頻率相同的人,而不是試圖改變他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9b6354958658d2b39b06a86098cfd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