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喇叭
文/石清華
老婆白雲指示:小石頭不能等到他的爸爸回來一起吃晚餐。得提前吃飯後去樓下玩,加快食物消化,才睡得安穩,有利於生長。
孫子小石頭一吃完飯,習慣性地找來喜歡的玩具,換上外出穿的鞋子。我則拿來裝有茶杯、隔汗巾、紙巾、零食等物什的紅色小書包掛在童車上。孫子爬上童車,然後大聲喊叫:「爺爺(或奶奶),快帶我下去玩。」
「爺爺還有點事做完了就去,行嗎?」
「不行,奶奶去做,你陪我下去玩。」
「你吃飯了,爸爸馬上回來,我們吃飯了一起下去玩,行不行。」
「爸爸才下火車,在小區門前玩,等到爸爸,我們一起回來。」
我只好陪小石頭下去,正要出門時,大石頭已經進來。
「爸爸。」孫子迅速跑到大石頭身邊,兩手抱著爸爸的雙腿,仰望大石頭。我旋即接過大石頭身後的旅行包,他很快彎下腰去把兒子高高舉起:「你想爸爸沒有?」
「想啊。爸爸,媽媽明天回來嗎?」
「媽媽還有兩個星期就回來了。」
小石頭不吵著出去了,我們吃飯時,他坐在爸爸的旁邊,又爬到爸爸的腿上坐著:「奶奶,我的喇叭呢?」
「什麼喇叭?」
「姐姐送給我的小喇叭呀。」
哦,這是今天下午到光谷天地去坐小鹿火車時,小石頭看到一位做貝卡舞蹈的大姐姐,正在花壇邊擺弄許多小朋友喜歡的玩具,隨即跑到跟前,轉來轉去,緊盯著玩具。看了會兒,拉著我的手走到一邊小聲說:「爺爺,我想要一個玩具。」
「行,你想要哪一個玩具給姐姐說就行了。」
小石頭拿起一個青蟲似的小喇叭:「姐姐,我買這個小喇叭。」
姐姐望一望我和白雲,笑嘻嘻地說:「小朋友,我的玩具只送不賣。」
「爺爺,姐姐說只送不賣。」
「你去問,姐姐能送我一個嗎。」
「姐姐能送我一個嗎?」
「可以呀,但要告訴我你的名字,你媽媽的手機號碼。」
「奶奶,我可以說嗎?」
「可以告訴姐姐。」
「我叫小石頭。」接著說出了媽媽的號碼,居然是正確的。我們在來玩的路上又一次告訴他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重複著念了兩次,四十幾分鐘過去,仍然記得,不覺喜上心頭。
孫子十分高興地從姐姐手裡接過小喇叭,迅速銜在嘴裡,鼓起兩腮,「嘀嘀」地吹向遊樂場的小鹿火車。
「嘀嘀」的喇叭聲,似乎是半個世紀前的「嗒嘀嗒,嗒嘀嗒,小朋友,小喇叭開始廣播啦」的延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小喇叭廣播,美育了幾代人,而今卻已經銷聲匿跡。
回家途中,小石頭坐在童車上,一會兒看爺爺,一會兒看奶奶,嘻嘻一笑,把小喇叭吹得「嘀嘀嘀」地叫,小青蟲卷著的兩隻觸角鼓得長長的。那一份得意、那一份開心,簡直是得到了天下最好的玩具。
奶奶把小喇叭遞給小石頭,他望爸爸「呵呵」地笑幾聲,然後對著爸爸的耳朵「嘀嘀」地吹一陣,小青蟲的兩隻觸角在大石頭臉上輕輕撫摸。爸爸摸一摸兒子圓圓的腦袋:「小石頭,好吵呀。」
「小石頭,別吹了,很吵的,影響了大家吃飯。」
小石頭望我們笑一笑,繼續或長或短地吹著小喇叭,小青蟲長長的觸角一伸一縮,兩隻小眼睛一閃一閃的,也跟孫子一樣高興。
下得樓來,我們邊走邊說,小石頭則按照要求,時不時地吹著小喇叭。細長、清脆的「嘀嘀」聲在竹樹下的小徑、噴泉的周邊、遊樂場裡外飄蕩。
悠揚的喇叭聲、孩子的嬉鬧聲,和著人們的說笑聲飄向千家萬戶、飄向遠方。
(2023年11月12日)
【作者簡介】石清華(男),退休教師。出身卑微,有幸長成,但歲月蹉跎,一事無成,只好勤奮幹事,踏實做人。胸無大志,交遊平民,酸甜苦辣,離合悲歡,滲透於心。然盼其覺醒,努力上進。替己謀福利,為國盡忠誠。暢敘平民事,共享人間情。